2020年是曲折的一年,疫情、病虫害、台风、暴雨等多重灾害轮番影响下,全球粮食安全受到威胁。然而,即便在如此困境中,我国仍旧获得了粮食的丰收。
12月1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全国粮食生产数据,202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13390亿斤,比上年增加113亿斤,增长0.9%,粮食生产再获丰收,产量连续6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这是第17个连续丰收年。
粮食是生存的基本要素,粮食安全关系着民众的福祉、社会的稳定,过去17年,我国创造了粮食生产的奇迹。未来,疫情的影响仍未结束,粮食生产的不确定因素仍旧存在,粮食安全依旧重要。
12月18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保障粮食安全,关键在于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为此,会议要求,“要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加强种子库建设。要尊重科学、严格监管,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要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规范耕地占补平衡。要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实施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要提高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供给保障能力。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粮食丰收。新京报记者王巍摄
战役:封村之后的生产保障
2020年1月23日,除夕的前一天,武汉封城,这场和疫情抗争的战斗,进入了最艰难的阶段。
1月30日,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地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全力以赴推动各项防控措施在农村落地落实,坚决打赢农村疫情防控阻击战”。
全国各地的乡村,也开始封村、封路,为抗疫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此时,也是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全国5亿农民,20亿多亩耕地,能否顺利开始生产,影响着此后一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粮食安全。
农时不等人,在全力做好农村疫情防控的同时,如何保障春耕?为此,2月5日,农业农村部召开春季田管视频会,下发了不误农时抓好春耕备耕的通知;2月8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做好公路交通保通保畅工作确保人员车辆正常通行的通知》,保障交通网络畅通;2月10日,农业农村部下发通知,严禁私自设卡拦截,保障春耕物资进村入店;2月18日,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并发出通知,解决农事活动受阻的问题。
随后,各地出台相关政策,打通阻塞的交通网络和生产渠道,保障春耕顺利进行。
2月12日,京郊村落一片宁静,各个村口都有人值守,阻止外来人员入村,但在村外的田野里,村民们却已经开始了忙碌。怀柔大水峪村附近的栗子地里,雪还没化尽,70岁的孙师傅就已经开始给树剪枝了;在延庆马坊村,也已经有农民开始在田里忙碌,整地、施肥,为不久之后的春耕做准备;在昌平温榆河边,尽管没有外来的工人,当地的村民已经开始自己搭建新的大棚……
封村不封路,防疫不误生产。在全球各国为疫情带来的粮食危机担忧时,中国的数百万个乡村里,人们正在为了把粮食安全握在自己手中而努力。
京西村庄,寓意丰收的谷仓。新京报记者王巍摄
抗灾:重重威胁下的丰收
疫情影响尚未退去,自然灾害接踵而来。2020年的粮食生产,充满了波折。
早春3月,深藏地底的草地贪夜蛾开始苏醒,这个2019年侵入我国的外来害虫,在蛰伏了一个冬天之后,开始再一次侵食玉米、小麦等农作物。
严重的病害,也威胁着2020年的粮食生产。年初,陕西、湖北、河南等小麦种植区,就发现了小麦条锈病,这种被称为小麦“黄疸病”的病害,被列入一类农作物病虫害目录,一旦染病,就可能造成20%-30%的减产,严重者颗粒无收。在3月27日召开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表示,当时发病面积已达1300万亩,为1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此外,还有干旱、洪涝、早霜、台风……2020年的丰收,面临着重重威胁。长江中下游、淮河流域、西南、华南等地先后发生暴洪,继而引发涝、渍灾;东北、华南出现伏旱;淮北、东北大风冰雹……
一年来,我国出台了多项针对性的政策,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全力保障粮食生产。在虫害防控方面,3月18日,全国农技中心发布草地贪夜蛾应急防治药剂科学使用指导意见。4月9日,中国农科院发布《草地贪夜蛾防控手册》。农业农村部则在年初就提前下发了病虫害的防控预案,预拨14亿元防控资金。
在病害防控中,全国农技中心于1月初就发布紧急通知,要求加强监测和防控小麦条锈病。此后,农业农村部以及各地政府也先后发布政策,防治病害的蔓延。
应对洪涝灾害,我国也先后出台多项防控、重建政策,通过财政拨款等形式,修复受灾农田、圈舍等农业设施。
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保障了粮食生产的安全。
稻田丰收。新京报记者王巍摄
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数据显示,在草地贪夜蛾方面,冬春玉米危害损失控制在3%以内,到7月,全国草地贪夜蛾见虫面积786万亩,防治面积951万亩次,基本做到应防尽防。在条锈病防治方面,全国各个夏粮种植区基本实现丰收,在全国小麦播种面积下降1.2%的情况下,实现了总产量1.6%的增长,收获小麦13168万吨。
赋能:被科技改变的生产
这场丰收来之不易,尤其是我国粮食生产,已经连续实现17年丰收。
粮食的丰收,是多方因素合力的结果,病虫害防控得当、防灾救灾及时、耕地面积稳定……这其中,科技的贡献,无疑是最重要的保障力量之一。
2020年3月,北京顺义的一片农田中,几台大型农机正在作业,去年留下的秸秆被截断、粉碎后,重新撒入农田,留下平整的土地,等待播种。几个村民站在地边上,看着农机作业。他们告诉记者,现在种地,已经不用人力了,从整地、播种,到田间管理、收获,全部都是机械作业。
同样的场景,在全国70%以上的农田里上演。农业农村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各类农机具超过2400万台套,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超过70%。
机械化收割。新京报记者王巍摄
12月16日,在广州增城“幸福田园”智慧农业示范基地里,几个技术人员站在地头使用新一代无人机,在自主规划好航线后,无人机开始实施精准喷洒作业。与此同时,农业无人车、农机自驾仪等产品更新换代,可以实现智能播种、喷洒和割草等功能。从事农业科技研发的有关人士畅想,未来的无人农场,地面上是机器人,天空中是无人机,云端有AI……通过科技力量及产品,构建出一个全新的高智能农业生态,重塑农业的生产效率。
更多的新技术、新品种不断应用于农业生产中。10月2日,位于湖南省衡南县的第三代杂交水稻新组合试验示范基地,迎来晚稻测产,结果显示,平均亩产为911.7公斤。而3个月前,同一片基地中,这里还收获了平均亩产619.06公斤的早稻,这意味着,基地中的双季稻,一年中的平均亩产达到1530.76公斤,约1吨半。
10月12日,位于内蒙古通辽的一片示范田中,农业农村部玉米专家指导组正在进行测产,结果显示,示范田亩产达到1234.88公斤,创造了机械粒收的纪录。
负责这片示范田的中国农科院作科所研究员李少昆告诉记者,示范田采用了“密植增穗增产,培育高质量抗倒群体,增加花后群体物质生产和高效分配”的技术体系,这是一整套完整的科技支撑体系,包括良种培育、水肥一体化、科学管理等多项技术。
更多的作物产量在不断提升,数据表明,2020年,全国粮食作物亩产382公斤,每亩平均产量比上年增加0.9公斤,增长0.2%。
藏粮于技,传统的农业生产,早已经被科技改变。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我国农业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了60%。而增产只是结果之一,还有绿色、可持续等,一个全新的现代农业,正在农业科技的推动下一步步实现。
均衡:从吃饱到吃的健康
中国有14亿人,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2016年人均原粮、谷类、豆类以及薯类的消费,分别为132.8公斤、122公斤、8.3公斤、2.6公斤,总和为265.7公斤。
而按照2019年的数据,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70公斤左右,远远高于人均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的标准。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相关负责人也在公开采访中表示,我国粮食库存充裕,尤其是两大口粮品种——稻谷和小麦库存处于历史高位,可供全国吃1年以上。粮食库存消费比也远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17%至18%的安全水平。
事实上,我国在多年前就已经彻底解决了温饱问题。在今天,更重要的问题,是吃的健康。
2020年11月5日,河北张家口一家亚麻籽油厂里,几辆厢式货车正在紧张地装货,尽管受到疫情影响,上半年销售情况不佳,但下半年,市场需求却开始猛增,以至于厂家的生产一度跟不上销售。
亚麻籽油中的亚麻酸含量超过60%,和菜籽油等,都属于健康食品。数据显示,我国油菜种植面积达到1亿亩,年产量超过500万吨,是本土第一大食用油。
近年来,随着健康饮食观念的普及,饮食消费结构不断变化,多种健康食品生产快速增长。
2019年10月,国新办发布《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白皮书显示,2018年,我国居民油料、猪牛羊肉、水产品、牛奶、蔬菜和水果的人均占有量分别为24.7公斤、46.8公斤、46.4公斤、22.1公斤、505.1公斤和184.4公斤,与1996年相比,居民人均直接消费口粮减少,动物性食品、木本食物及蔬菜、瓜果等非粮食食物消费增加,食物更加多样,饮食更加健康。
白皮书显示,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监测数据显示,中国居民平均每标准人日能量摄入量2172千卡,蛋白质65克,脂肪80克,碳水化合物301克。城乡居民膳食能量得到充足供给,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营养素供能充足,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下降,脂肪供能比上升,优质蛋白质摄入增加。
未来:兼顾高效与生态
促科技、保生产、稳面积……多种政策保障着14亿人的粮食安全和饮食健康。
在土地方面,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全国耕地面积保持在20亿亩以上。2019年,粮食种植面积17.52亿亩。此外,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则显示,我国还有蔬菜种植面积超过3亿亩,水果种植面积1.7亿亩……
粮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要素。土地是粮食生产的要素,农民是粮食生产的主体,乡村是粮食生产的场所。2020年,我国将全面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但乡村的发展远未停止,乡村振兴接踵而来。
在未来的乡村振兴中,土地、粮食将如何发展?
京西水稻丰收。新京报记者王巍摄
2020年12月17日,农业农村部发布消息,2021年,全国计划新建高标准农田1亿亩,加快补齐农田基础设施短板,提升粮食产能。
高标准农田是现代可持续农业的基础要素之一,据2019年11月发布的《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见》,到2022年,“全国将建成高标准农田10亿亩”。
“未来的农业生产,既要保数量,也要保质量。”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解释,高标准农田既是农田高效利用的方式,也是保护耕地的方式,在高效方面,“假如全国的平均亩产,从400公斤提升到600公斤,也就意味着,我们可以用原来三分之二的耕地,生产出和原来一样多的粮食。多出来的耕地,就可以种植其他作物,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
而在可持续方面,也能够更好地保护和恢复生态,提升农业生产多样化的水平,“进而进一步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准。”李保国说。
一个高效、高科技且生态友好的现代农业生产模式,正在起航。
新京报记者周怀宗摄影王巍
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政协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联组会时指出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从当年4亿人吃不饱到今天14亿多人吃得好有力回答了“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耕地是粮食生
2022-03-08 17:58:27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新华社布鲁塞尔3月23日电(记者任珂)欧盟委员会23日决定临时允许农户使用休耕地扩大耕种面积,以保障俄乌冲突冲击下的粮食安全。 这一临时特殊安排旨在增加欧盟农业生产,减轻乌克兰农作物减产对市场的影响
2022-03-24 10:51:00欧盟临时启用休耕地保障粮食安全新华网张芮绮[学习进行时]民为国基,谷为民命。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
2022-06-11 18:03:36学习进行时丨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