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观察|“月船2号”功败垂成,如何看待印度的首次登月
“在这勇敢的时刻,我们将会再次勇敢。”这是印度总理莫迪在“月船2号”着陆器失联后对参与任务科学家说的一句话。
对于印度航天来说,9月7日是一个高兴不起来的日子。当地时间7日凌晨2:15(北京时间7日凌晨4:45)左右,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RSO)宣布,印度“月船2号”着陆器在距离月球表面2.1公里的时候失去了信号。这意味着印度历史上首次月球软着陆任务以失败告终。
当月球软着陆任务失败后,网络上的言论有鼓励、有惋惜,也有揶揄和讽刺。那么,如何尽量客观看待印度此次“月船2”号月球探测任务,笔者谈谈自己的观点,抛砖引玉。
“月船2号”上的“维克拉姆”着陆器
大火箭进步显著
“月船2号”探测器重达3.85吨,是印度自行发射的重量最大的航天器,它使用印度自行研制的GSLV-MK3火箭发射,这是GSLV-MK3大火箭的第三次发射和首次实用业务发射。无论“月船2号”探测器成就如何,仅仅把它成功送上太空,就已经表明印度航天发展前进了一大步。
GSLV-MK3火箭是印度目前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
印度原有的GSLV-MK2火箭同步转移轨道运力仅有2吨多,导致印度不少大型卫星要用外国火箭发射,而月球探测作为提振民心士气、彰显国家荣誉的工程,使用外国火箭发射显然不太合适,好在GSLV-MK3火箭及时完成研制试验,赶上了“月船2号”探测器的发射。
新华社北京4月12日电 综合新华社驻耶路撒冷、华盛顿记者报道:以色列非营利性太空组织SpaceIL和以色列航空航天工业公司11日晚宣布,以色列首个登月探测器“创世纪”号未能按计划成功登月
原标题:印度展示登月航天器 拟7月发射并降落月球南极参考消息网6月16日报道 台媒称,印度“月船2号”月球探测器于当地时间6月12日亮相,预计下个月发射升空。
新华社华盛顿7月20日电(记者周舟)“这是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美国东部时间20日22时56分,尼尔·阿姆斯特朗的声音再次在各地回响,这正是他作为踏上月球的第一人说出这句名言50周年
新华社堪培拉7月20日电 记者手记:50年前,“登月名言”从这里传向世界 新华社记者白旭 岳东兴 周子寒 曾经的澳大利亚金银花溪航天测控站现在已经人迹罕至,安静地躺在堪培拉南部的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