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央媒详解中国经济半年报,硬核数据传递三大硬核信号
中美经贸摩擦持续一年多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的活力和韧性备受世界关注。
7月15日上午,中国经济半年数据出炉了,那这组数据到底传递了什么信号,专家怎么看,民间怎么看,国际上又怎么看?
这两天,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等中央媒体从多角度刊发解读文章,用一句通俗的话说就是:风险挑战不足惧,中国经济扛得住、耗得起。
第一,先来看看为什么说中国经济扛得住。
6.3%的GDP增速一公布,社会上就出现了不同的解读。有人担心,“增速比一季度又放缓了,中国经济会进入下行通道吗?”有人感慨,“外部不利因素这么多,中国经济居然还能这么稳,真是了不起!”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用了五个排比句,相当经典:6.3%是一个比较平稳的速度;6.3%是一个不低的速度;6.3%是一个含金量比较高的速度;6.3%是一个来之不易的速度;6.3%是一个有后劲支撑的速度。
今天(7月16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发表钟声文章:《中国经济发展不是任何鼓噪能否定的》。文章摆事实、讲道理:消费继续发挥“压舱石”作用,外贸出口持续增长,物价总体保持稳定,新兴产业快速增长;中国第三产业增长和最终消费支出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60.3%和60.1%;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0%,战略性新兴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2.5%、12.3%和12.0%……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效应持续显现,新旧动能转换持续加快,市场主体活力充分释放,国内消费和制造业表现强劲。这也是中国能够“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的原因所在。
面对外部不确定因素的增多,全球经济增长有所放缓的这个大的背景,中国的进出口形势依然是好于预期的。统计数据显示,在今年上半年,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146675亿元,同比增长3.9%,比一季度略有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