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月
全国网友都在围观
“快被垃圾分类逼疯的上海人民”
看电影?垃圾分类!
看电视剧?垃圾分类!
唱首歌?也要垃圾分类!
7月1日起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
正式施行
有人因拒不分类被罚款
也有企业收到了整改单
据新华社消息,7月1日当天,上海执法部门开出623张整改单。
上午10时左右,上海城管执法总队开出了条例实施后的第一张责令整改通知书,上海宏安瑞士大酒店因未将生活垃圾分别投放至相应收集容器,被责令整改。
上海市城管执法局介绍,1日当天,上海市各级城管执法部门对1588个小区、406个企事业单位、1853个商家、21家酒店等进行了检查,共开出623张整改单。执法部门介绍,条例实施后,无论是单位还是个人,如果出现违反垃圾分类规范的行为,将面临更为严格的处罚,罚款金额也会增加。
这次的政策影响有多大?
上海一小伙现身说法
用实际行动展示了
上海人垃圾分类究竟有多拼!
▽
好丰盛的一桌子菜
看得人都馋了
不过,一阵风卷残云后
看到一堆垃圾
瞬间就头大了
幸好可以一边“考试”
一边“对答案” !
这位网友按照分类
把食物垃圾排列地整整齐齐
硬贝壳、纸巾、牙签是干垃圾
毛豆壳、荔枝壳、鱼骨头…
都是湿垃圾
强迫症看了都要给好评
你就说服不服吧?
看完这条微博
全国网友都目瞪口呆
还有人调侃:
再也不怕吃太多长胖了呢
要是你觉得垃圾分类
只有年轻人很拼
那可就错了
问侬“是啥垃圾”的阿姨爷叔
才是小区里最靓的仔
▽
如果说垃圾分类是上海人的“大考”
那么监考老师
就是垃圾桶旁边的志愿者阿姨爷叔
他们除了监考
还无时无刻都想对你
进行亲切的课外辅导
上海爷叔:凌晨3点值守垃圾桶,很结棍
在上海浦东洋泾街道的栖山小区,每个下楼扔过垃圾的居民,都认识“耿大爷”:
凌晨三点 ,他拿着小本子,在五座垃圾箱房周围转悠,时不时还掏出笔,记点儿啥。
早上七点 ,定时开放的箱房刚一启用,他又来了,一双眼睛紧盯在居民的垃圾袋上,仿佛能一眼看穿“你是什么垃圾”。
晚上七点以后 ,垃圾箱房要关门了,他还不走,要仔细翻检每个桶里的分类情况,分得不行还要亲自上手搞一遍。
他就是73岁的耿德超。在小区垃圾分类的问题上,耿大爷确实是人如其名,有点“耿”。
男同志乱扔的,就上门找他老伴说理。
“弟妹啊,你看看老李,当着那么多人面拆我台,和我过不去。垃圾分类是新时尚啊,他怎么能对着干呢。”妻子满口答应,后来再没看见老李在垃圾桶前嚣张跋扈过。
女同志要是不配合,耿大爷则找她丈夫说理去。
“两口子,总归有一个能听进道理的。”
如今偶有一两个拒不分类的,只要一靠近垃圾桶,立马就遭到志愿者们的集体“谴责”。而原来那些站在耿大爷对立面的人,也反过来替他说话。
北京论语:
学学被垃圾分类“逼疯”的上海人
贾亮
随着被称为史上最严垃圾分类措施的实施,上海在全国率先进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
据说,上海人民快被垃圾分类逼疯了。鸡骨头和猪骨头为何分属湿垃圾和干垃圾?粽叶是干垃圾,树叶为啥是湿垃圾?然而被逼疯的,将不只是上海人民,因为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要求,到2020年底,包括北京在内先行先试的46个重点城市,都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有必要把居民逼成这个样吗?答案不言自明。因为再不下狠心,以强制的手段促成垃圾分类,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被逼疯的将是整个城市,甚至局部的生态环境。 2017年,我国202个大中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达到20194.4万吨,倘若过些年再强制行动,成本更为巨大,挽回垃圾造成的环境损害更为漫长。
之所以被“逼疯”,恰恰道出了市民在垃圾分类习惯上长期形成的历史欠账。 垃圾分类的理念推广了不止十年八年,有分类标识的垃圾箱在各个城市也随处可见,然而这既挡不住倒垃圾者只图个人方便的惯性,也改变不了收运垃圾者尽量降低成本的不负责任。各种调查数据都显示人们对垃圾分类理解且支持,然而真正做到的又有多少呢?
上海作为先行者,强制垃圾分类的样本,无疑将成为此后45个城市的范本。最值得称道的是,上海为强制垃圾分类做足了功课,全民总动员就是最好的说明。
北京记者采访上海垃圾分类工作↑
早在2000年,北上广深就被列为首批国家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近20年过去了,一直收效甚微,“理念上认同、行动上滞后”已成通病。现在,上海终于迈出坚实的一步。
《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也正在修订,新修订的条例将不光对单位,也将对个人明确垃圾分类责任,将来“不分类就是违法”。 垃圾强制分类,是与旧思维旧习惯郑重作别,虽有阵痛但不改则势必长痛,更何况阵痛过后是新生。其他城市的市民对上海市民的“遭遇”切不可有看热闹的心态,而应早作准备,学习上海经验,吸取上海教训。莫等到自己的城市也强制分类了,才现去查哪些是干垃圾、哪些是湿垃圾;更不能像被抓拍到的一些市民那样,偷偷摸摸地将没有分类的垃圾随意投放。两百块钱事小,因破坏规则丢人事大。
以亡羊补牢的精神偿还历史欠账、不欠未来新账,用强制的手段填平认识到行动间的巨大鸿沟,既是从环境承载能力考虑的必要之举,更是城市垃圾管理理念和方法上的巨大进步。垃圾分类,期待上海答卷,同样期待北京答卷,更期待全国答卷。
新华社上海6月28日电 题:垃圾分类迎来“史上最严”,这些焦点你应当知道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杜康 杨有宗 周颖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7月1日起施行,社会公众称为迎来垃圾分类“史上最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