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定死亡成伦理争议
医学科技不断发展,患者的心跳、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都可以通过一系列药物和先进设备加以逆转或长期维持。因此脑死亡成为许多国家判定死亡的标准。1968年哈佛大学医学院特设委员会重新对脑死亡概念进行解释,制定了人类首个脑死亡判定标准:不可逆的深度昏迷;无自发呼吸;脑干反射消失;脑电活动消失(电静息)。凡符合以上标准,并在24~72小时内重复测试,结果无变化,即可宣告死亡。
猪脑“复活”实验引发各国关注。有人担忧,一旦将实验运用到人类当中,无疑会引发巨大的伦理争议。
在中国,脑死亡的临床诊断依据包括:深昏迷、自主呼吸停止、脑干反射消失。必须同时、全部具备上述3项条件,而且需明确昏迷原因,排除各种原因的可逆性昏迷。
牛津大学的医学伦理学家认为,通常当一个人被宣布脑死亡时,这个人本身就已去世。但未来如果有可能在人去世后恢复部分脑功能,同时恢复其心智,那将对于我们如何定义“死亡”产生重大影响。“在人类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死亡是非常简单的,”华盛顿西雅图艾伦脑科学研究所主席兼首席科学家克里斯托弗·科赫说。“现在,我们必须质疑什么是不可逆转的。”
塞斯坦表示,这项技术虽可能适用于灵长类动物,但是如果在人类身上实验,很快就会引起严重的伦理和法律问题。“BrainEx系统还远未准备好用于人类,尤其是因为如果不先将大脑从头骨中取出,就很难使用。”塞斯坦说。
试想,如果某人的大脑在体外被激活,那么这个人是否会在没有耳朵、眼睛或交流方式的情况下,在最终感觉全部被剥夺的房间里醒来?研究人员可以对这样的大脑进行道德解剖或处理吗?
新华社伦敦4月18日电 新闻分析:猪脑部分“复活”带来的机遇与问题 新华社记者张家伟 英国《自然》杂志17日发表一篇重磅论文说,科研人员成功在猪脑死亡4小时后恢复了其脑循环和部分细胞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