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社会新闻更多页面 > 正文

我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达2.5亿 每年增加8000多万(6)

2019-04-11 13:56:32  光明日报    参与评论()人

为了实现这部分人老有所养,北京、广西、新疆等地都进行了探索。然而,业内人士认为,我国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服务质量低,难以满足个性化需求。

一些从业人员反映,居家老年人医疗服务需求难以得到有效满足。例如,在北京市推行新医改和分级诊疗政策下,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工作量随之增加,全科医生和护士工作量大,人手严重不足,无法满足老年人上门医疗护理服务需求。另外,居家上门开展服务的标准、规范、收费及医保报销政策等也有待完善。

“社区养老驿站由于受到资质限制,还不能为老人提供医疗方面的服务。”除此之外,邹秋平表示,“养老驿站的许多医养结合的项目,不能通过医保报销。如果老人需要相关服务,还需要花费较大的成本。”医养结合是老人在养老方面的重要需求,但是医养结合什么时候落实、怎样落实这些问题还需等待进一步的方案。

此外,当前养老市场的不成熟,以及老人在养老方面的消费观念还比较保守,也是社区养老机构在经营当中必须面对的痛点。

“为了解决养老驿站经营的痛点,保证产业发展的持续性,我们依靠规模化、集约化运营来降低成本。”王玲力为记者算了一笔账,“比如为老人提供上门修脚的服务,最早老人可能要花费100元,但通过我们统一安排服务的时间、集中地点,就可以取得较高的服务效率,降低服务成本,老人现在只需要花费60元,集约化对于提升老人生活品质和社区养老驿站的运营效益都是有益的。”

“此外,我们会尽可能地链接社会资源,比如说我们是北京市第一家与美团合作并通过美团配送员为我们配餐的驿站。这使驿站降低了不少人工成本。”王玲力说。

4.老人“可承担” 企业“有回报”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