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鼓励社会力量办全科诊所
同时鼓励二、三级综合医院与区域内社会力量开办的全科诊所开展合作
目前,本市全科医生缺口达1500人。为促进全科医疗发展,日前本市出台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实施方案,明确到2030年每万人拥有5名全科医生。为此,本市将在全科医生人才培养、职称晋升、待遇提高等方面多措并举。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开办全科诊所。
全科医生缺口达1500人
昨日,北京市政府新闻办联合市卫计委召开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新闻发布会。根据会上公布数据,截至2017年底,本市16区33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有全科医生5927人,每万城乡居民拥有2.7名社区全科医生,全科医生队伍总体水平居全国前列。但是,由于全科医生岗位吸引力不高,医学毕业生愿意从事全科医学工作的比例较低,且有流失问题,使得全市全科医生总量不足。
根据2020年每万居民3名全科医生的要求,按照本市2020年规划人口2300万计算,全科医生缺少1500人左右,郊区全科医生短缺现象更加严重。同时,在岗的全科医生队伍也存在着高级职称比例偏低,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
2030年每万人5名全科医生
为此,此次由市卫计委牵头,会同市教委、市人力社保局、市财政局等多部门和16区政府,根据全市全科医生队伍的现状和问题,在广泛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历经多次修改完善,制定了《北京市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提出,到2030年,本市城乡每万名居民拥有5名合格的全科医生。为此将继续开展定向医学生培养,利用8至10年时间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村卫生室定向培养1000名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800名临床医学专业大专生,利用5至8年时间培养400名中医学专业医学生。优先保证全科住院医师招录规模,2020年招收数量将达到当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总招收计划的20%。根据实施方案,今后,认定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助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综合医院,要增加全科医疗诊疗科目,设置全科医学科。
另一方面,本市还将实施“手拉手”全科共同成长计划,医联体核心医院每年安排不少于5名专家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出诊、带教或培训,每位专家累计出诊、带教或培训时间不少于2个月。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全科医生中,副主任医师职称以下人员每2年到医联体核心医院进行累计不少于1个月的学习,副主任医师晋升主任医师职称前到医联体核心医院进行累计不少于6个月的学习。
将提高全科医生收入水平
此次方案提出,本市将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全科医生收入水平,可通过在绩效工资内设立全科医生津贴的方式向全科医生倾斜,使其与区域内公立医院同等条件临床医师的工资水平相衔接。对经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的本科学历全科医生,在人员招聘、职称晋升、岗位聘用等方面,与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同等对待。
同时,本市还将鼓励社会力量开办全科诊所,并鼓励二、三级综合医院与区域内社会力量开办的全科诊所开展合作,根据实际情况纳入区域医联体建设,建立双向转诊机制,畅通转诊渠道。对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非营利性全科诊所,在人才培养等方面执行与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同等补助政策。
此外,为更方便患者,本市计划先期选取12个区,每区选择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点开展人工智能、互联网服务。今年年底,一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够实现利用微信、APP、门户网站等信息化的手段,实现签约居民与家庭医生畅通交流,方便患者在线查询个人健康基本信息、在线预约、咨询以及健康管理服务等。
北京晨报记者 徐晶晶
新华社郑州8月14日电(记者李鹏)河南省政府近日出台一揽子改革措施,加大对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的力度。对于长期扎根农村基层的全科医生,可突破学历等限制,破格晋升职称
新华社重庆6月7日电(记者李松)重庆正加速全科医生培育,通过建立健全全科医生培养制度、全面提高全科医生职业吸引力等举措,培养更多全科医学人才。到2020年,使城乡每万名居民拥有2至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
新华社北京5月7日电(记者王宾)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技教育司有关负责人金生国日前表示,要做好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巩固完善全科继续医学教育、全面提高职业吸引力,全方位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