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社会新闻更多页面 > 正文

杨振宁连发三问 96岁老人关注一流科学家培养问题

2018-07-15 15:11:55  新京报    参与评论()人

学堂物理班毕业生全部国外深造

学堂物理班是2009年9月正式开设,在继承基科班育人特色基础上,更加注重学生对物理基础研究的兴趣和能力。

朱邦芬介绍,设置学堂物理班的背景,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了必须改变发展模式、依靠科技创新发展的阶段;为破解“钱学森之问”的困境;社会对高教界,特别是清华北大培养人才质量不满……

学堂物理班旨在培养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物理学家,并带动全校基础科学人才以及其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朱邦芬表示,从2009年9月学堂物理班开办至今,已毕业7届154位同学,全部在国内外一流大学深造,其中在国际顶尖大学的占比很大。

现场

  杨振宁三问“培养一流科学家为何不太成功”

在庆典活动现场,清华物理系的“老朋友”杨振宁现场表示,自己很高兴参加这个活动,“方才朱邦芬院士很详细地介绍了这些年来毕业生们的可喜成就,这是大家非常高兴、非常值得骄傲的事情。”杨振宁说,有一点值得关注,就是为何培养一流科学家不太成功。

“对于创建(培养)一流科学家不太成功这件事,是值得讨论的。是不是有这个现象?有没有可以改进的地方?到底重要不重要,值不值得去研究?这三个题目是值得大家讨论的。”杨振宁表示。

2005年,钱学森曾提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为回应“钱学森之问”,2009年国家推出“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简称“拔尖计划”),旨在培养中国的学术大师。2009年清华的学堂物理班就是“拔尖计划”的一部分。

近几年,国家对基础科学研究越来越重视。今年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指出坚持从教育抓起,潜心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对数学、物理等重点基础学科给予更多倾斜。完善学科布局,推动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均衡协调发展,鼓励开展跨学科研究,促进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

今年6月,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透露,“拔尖计划2.0”呼之欲出。与此前相比,去掉“试验”二字,并首次增加人文学科,拓围到文、史、哲、经济,实现全覆盖。吴岩此前曾表示,“10年的试验计划可以叫做‘探路者’,现在我们不用再‘试验’了,我们开始有经验、有底气继续做2.0版”。

(责任编辑:周晶晶 CN032)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