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60网络安全专家裴智勇看来,除个别大流量“偷跑”事件外,其实流量非正常消耗已成智能手机“通病”,每天都有大量流量在不知情下流失。
裴智勇举例,其团队曾发现过一种植入手机正常应用里的木马病毒,只要用户安装了带有该病毒的手机应用,即使是滑动解锁屏幕这个小小的动作,都会消耗一定流量。“一次解锁消耗0.76MB流量,一个手机用户如果每天解锁150次,就意味着一天额外消耗100MB流量。”
如果出现流量异常增加,很可能是手机中的某个应用程序造成的。比如程序带有病毒,或者有个别应用程序功能设置和开发方面存在问题,某个版本研发的时候存在bug,正好用户点击它,就产生了大量的流量。
“流量偷跑”问题也与手机系统有关。据360手机安全专家介绍,安卓系统对应用权限是开放的,它允许多个程序同时运行,即使用户在退出某个程序后,该程序还可能在后台继续运行并消耗流量。
据统计,2017年全国消费者手机流量使用达到235亿GB,比2016年增长166%。同时,用户每月平均使用流量也从2016年的778MB增至1775MB,增幅达128%。在赵子明看来,当用户使用流量的增速超过了资费的降速时,用户的通信支出便会不降反升。
现在,手机、电脑已经成为很多人畅游互联网的“标配”。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31亿,相当于欧洲人口总量,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3.2%。“一半多的中国人成了网民。因此,网络覆盖、上网速度、流量资费是关乎民生改善的大事。”中国通信业观察家项立刚说。
“事实上,目前的提速降费并非降低消费者的通信费用总支出,而是降低手机、宽带的单位流量资费价格。”独立电信分析师冯远江表示,在降费过程中,运营商并未降低流量售价,而是不约而同地采用了多种经营策略,例如附赠本地流量和闲时流量等,用户的月消费总支出没有减少,但流量的使用总量增加了,变相实现了“降费”。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马源认为,在对降费的理解上,用户和企业存在差别。用户理解的降费是直接降低通信支出,而企业理解的降费是降低相关业务单价,实现“薄利多销”。因此,移动通信的提速降费在一些方面无法获得用户普遍认同。
对此,杭州某运营商市场部负责人黄女士表示,提速降费工作受业务调整、网络升级、系统改造、渠道落地等众多因素影响,需要一定的准备时间,每一个用户最终享受到相关优惠和感知提升也是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
□记者 唐弢 许舜达 杭州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