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飞机上就喜欢想,假如我能走出舱,在白云上散步是什么感觉。在海底我也想,假如我能够出舱,哪怕弄个石头敲敲也很来劲。但这是不可能的,太空还有人可以行走,但深海是不可能的。
在水下有很多想象空间,是另外一个世界,简单说就是人类不认识的世界。
新京报:海底的生物是什么样的?
汪品先:海底生物都特别大,有些浅海才西瓜子这么大的虫,在海底就有巴掌这么大。
深海生物的生活习惯也不一样,很多很好玩。比如我们看见的海参都是趴着不动的,海底的海参是会游泳的。
谈“南海大计划”
对南海深部的认识应以中国人为主
新京报:这个航次算是“南海深部计划”的收官之作,对您来说有什么意义?
汪品先:这应该是我这辈子做的最后一件比较大的事情。2011年“南海深部计划”立项,我当时就说,点一把火炬,它会烧起来的。
新京报:为什么这么说?
汪品先:因为南海对中国太重要了,各个部门都愿意参与进来。“南海大计划”从2011年到现在,立了60个项目,其中51个都是重点项目,一共32个单位、700多人次参与,规模很大。
新京报:也就是说, “南海大计划”包含了各种综合科学?
汪品先:对,我们立项的时候叫做“南海深部过程演变”。“深部过程”是什么意思?就不是现在在采石油的那些地方,而是到南海中间一个菱形的4000多米的区域,底下是玄武岩。它形成了才有南海,我们就攻这个部分。
新京报:具体来讲,包括哪些研究学科?
汪品先:三个方面,一个是构造,南海的构造和南海的岩浆作用,可以比作是“骨头”;第二个部分是沉积和古海洋学,从南海的沉积物里恢复当时的海洋演变,我把它比作“肉”;第三个是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我把它比作“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