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个马仔,只负责公司采购。”范某某心虚地说。“你要老实交代,争取好态度。”缉私警提醒范某某。
记者在现场注意到,在嫌疑人的一个记事本中有二行手写的小字,“海关”“商检”“走私洋垃圾”。据嫌疑人妻子解释,是指现在海关查的严了,洋垃圾不让进口了。从这二行字不难看出,嫌疑人也在关注国家打击洋垃圾的政策。
4时10分,对范某某的调查取证仍在继续。
此时,记者准备跟随另一组缉私警赶往下一目的地,某涉案公司固体废物仓库。
40分钟的路程,记者随缉私警来到距清远市20公里之外的郊区,拐进一个偏僻的小岔道,在一处隐秘的地方,“清远市某金属有限公司”的大门映入眼帘。
紧闭的大铁门内,几条狗狂吠起来。
看门的老人磨磨蹭蹭开了门。
这家公司的仓库足有三个足球场大。由于天色刚蒙蒙亮,仓库里黑黢黢一片,只能隐约看到一堆堆黑乎乎东西。打开手机电筒,看清是一些电源线、电子元器件、废五金等。
记者闻到一股股刺鼻的气味!仔细查看,原来是一些被压缩打包成捆、标有日文的打火机气体瓶、清洗剂瓶、发胶喷雾瓶、饮料瓶、化妆品瓶等。由于没有经过任何清洗,一些瓶口中还流出黏稠的液体。
“走私团伙利用他人许可证将这些‘洋垃圾’走私进来,并将其卖给一些没有环保资质的小作坊里,这些东西在分拣、加工过程中对空气、土壤、水源都可能造成危害。”汕尾海关缉私分局副局长赖伟生指着堆积如山的固体废物告诉记者。
据汕头海关缉私局办案人员刘斯达向记者介绍,此次抓捕行动涉及的案件是2018年1月,该关通过情报调研和数据分析,发现了汕头籍郭某等团伙涉嫌利用他人固体废物进口许可证走私进口大量废五金及废塑料等固体废物的线索。经过4个多月的情报深度经营,初步查证,自2014年以来,国内货主范某、郭某、李某、何某等人在不具备法定固体废物进口和加工资质的情况下,长期从欧洲、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订购废五金等固体废物,并伙同戴某等通关团伙,利用通关团伙所控制的佛山、清远等地废物加工利用企业的固体废物进口许可证,伪报收货单位,逃避海关监管,在高明、三水等口岸以包柜方式走私进口废铜等固体废物约20万吨,案值近人民币22亿元。此案是“蓝天2018”专项行动以来全国海关查获的最大一宗固体废物走私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