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社会新闻更多页面 > 正文

全国助残日:推进托底补短 筑牢残疾人民生之本

2018-05-20 18:02:00  新华社    参与评论()人

拓宽就业渠道,残疾人双创活力更加激发

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近年来,我国残疾人就业状况不断改善,成为保障和改善生活的重要手段。

湖北省十堰市的残疾小伙付晏鹏,一直做工艺品销售,原先由于开店成本太高,只能勉强维持生计。自从来到十堰市肢残人协会设立的众创空间后,小付在互联网上找到了用武之地。他通过在多个移动平台上对自己的产品进行推广,同时通过与顾客在线互动,寻找到新的发展商机。

“众创空间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也让我们这些创业者在交流中碰撞出新的创业灵感。”小付说。

中国残联提供的数据显示,近年来,残疾人就业渠道进一步拓宽,形成残疾人按比例就业、集中就业、自主就业创业、辅助性就业等多种就业形态。截至2017年底,全国城乡942.1万名残疾人实现就业。

与此同时,残疾人就业扶持和保护政策进一步完善。如国务院残工委成员单位带头招录残疾人。12个成员单位已经安置24名残疾人公务员。

中国残联教育就业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国处于就业年龄段残疾人有1700多万,大部分有就业的愿望和能力,社会各界仍要千方百计化解残疾人就业难。

推进托底补短,残疾人民生之本更加筑牢

我国现有8500多万残疾人。在收入少、支出多的情况下,残疾人家庭普遍面临着生活困难和长期照护困难。

家住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的重度残疾人余满根,日前又一次领取了当地政府发放的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

“这份补贴,能让我们一家人的心里有了底。我们再也不用每月为家里的粮袋子发愁着急。”余满根说。

从2016年1月1日起,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实施。“两项补贴”是对残疾人的特殊生活困难和长期照护困难进行的专门制度安排,与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进行了有效衔接,填补了残疾人福利制度的空白,成为当前贫困残疾人摆脱贫困的重大制度支撑。

截至今年3月,“两项补贴”制度已在全国惠及2100多万人次。

除此外,我国贫困残疾人还享受到了一系列保障政策。截至2017年底,全国有900多万城乡贫困残疾人获得了最低生活保障,城乡残疾居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人数达到2614.7万,60岁以下参保重度残疾人中,政府代缴养老保险费比例达到96.8%。过去五年来,800多万城乡贫困残疾人纳入了最低生活保障,共有400多万残疾人(次)获得了各种形式的托养照料服务。

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说:“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我们要坚决打赢残疾人脱贫攻坚战,千方百计促进残疾人就业增收,提升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帮助残疾人和全国人民一道共建共享全面小康社会。”

(责任编辑:吕莉莉 CN073)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