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下称《纲要》)中,一处重要的表述引人注目:“支持‘双一流’建设高校在新区办学,以新机制、新模式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的雄安大学。”
这句话透露出两个信息:未来将有“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在新区办学;雄安大学的目标是世界一流,并将采用新机制、新模式。
目前,已有北大、清华等“双一流”建设高校前往雄安新区布局或对接,未来雄安大学建设的新机制、新模式是什么?和当前国内高校相比,需要进行哪些创新?
布局高等教育,《纲要》提出了哪些目标?
除了提出支持“双一流”建设高校在新区办学,以新机制、新模式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的雄安大学,《纲要》中针对高等教育的布局还包括:
在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方面,“重点承接著名高校在新区设立分校、分院、研究生院等”;建设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培育一批优势学科,建设一批特色学院和高精尖研究中心;发挥高校在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作用,集聚人才、学科、资源和平台优势,与科研院所、企业等合作,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打造知识溢出效应明显的大学园区等。
归纳上述信息,《纲要》对未来在雄安建设大学的定位不仅是“世界一流”,还是“研究型”。
目前公认的世界一流大学有两个特点:一是拥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教授队伍;二是有一套支持教授队伍培养人才、进行尖端科学研究的体制及政策。
我国为了创建世界一流高校,相继实行了211工程、985工程等。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2017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进一步明确了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指导方针、目标和要求。
新华社北京4月15日电(记者魏梦佳)随着天气转暖,京城杨柳飞絮又起,给市民生活带来一些烦恼。记者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获悉,为精准治理飞絮问题,北京近年来加大对产生飞絮的杨柳雌株的普查
央广网天津12月13日消息(记者陈庆滨)记者从北海航海保障中心日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自2015年起,历经四年,总投资2596万,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初步建成了覆盖北方海区沿海水域的北斗地基增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