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中,引导文明的例子不胜枚举。例如,从去年4月22日开始,北京市不少路口的斑马线边出现了这样一群人,他们身着“柠檬黄”,手里握着
“你礼让我点赞”
的标语宣传牌,他们正是用耐心劝说的“柔性引导”方式,帮助人们树立礼让的观念。又如,清明节前夕,很多地方都开展了文明祭扫活动,大力宣传家庭追思会、网络祭扫、鲜花祭扫、踏青遥祭、集体共祭等文明低碳的现代祭扫方式,主动开展“鲜花换纸钱”、“鲜花换鞭炮”、增开公交班车等免费或便民措施,引导群众文明低碳祭扫。从实践来看,这些
文明引导
的措施,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在,有更多的人自觉排队等车,有更多的人懂得礼让斑马线,有更多的人选择了文明祭祀,有更多的人爱护环境,社会风气日新月异。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让文明相伴,这不是一道简单的题目。不过,只要围绕文明这个主题,多方构思、共同破题,并根据实际,选择市民喜闻乐见的方式,不断调整思路、完善措施,引导和促进市民文明习惯不断养成,相信文明定会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文/辛雨
清明文明祭祀、绿色环保的倡导越来越深入人心。一束鲜花寄哀思,逐渐成为人们清明祭祀的首选。但是,在江西南昌瀛上墓区这几天突然闯入了一群人,他们游走在墓区的各个角落,居然打起了花的歪主意。
孟夏的北京,鲜花盛开,风清气爽。5月15日,以“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开幕式、发表主旨演讲,并出席有关活动
清明节到了 与过去的祭扫不同 现在,不少地方用网上祭扫、鲜花祭扫等更加绿色环保的祭扫方式寄托哀思 ↓↓↓↓↓ · 网上祭扫 4月3日,江苏省无锡市扬名中心小学的学生在参加网上祭英烈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