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社会新闻更多页面 > 正文

工艺美术大师郭海博:铁板上的凹凸人生

2018-04-18 19:36:02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工艺美术大师郭海博:铁板上的凹凸人生

  郭海博在工作间制作铁板浮雕。

郭海博说,那个年代,在街上经常看到用黑色卡纸剪侧影头像的手艺人。有一天,在工厂里当钳工的弟弟,拿回一幅在铁板上剪出的鲁迅头像侧影给他看。他看后非常兴奋,觉得铁板这种材料廉价,而且没有想象的那么硬,于是哥俩开始了对铁板浮雕的艺术探索。老母亲对两个儿子的事业很支持,把楼下不足6平方米的小储藏间腾了出来,给他们当工作间。哥俩很快置办了工作案、电剪、台钳、榔头、铁板等。

据郭海博回忆,刚开始研究铁板浮雕的时候,他们怕敲打的声音影响邻居休息,就用棉被堵住工作间的门窗。这样,三伏天屋里密不透风,像个大蒸笼。兄弟俩只好光着膀子,挥汗如雨。到了寒冬腊月,屋里又不敢生火取暖,因为用于防锈处理的材料易燃易爆。

“那真是‘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起步的岁月很艰苦,但我们乐在其中。”郭海博说,他非常怀念当初那段兄弟同心、手足情深的日子。

独创烧色技法 启功先生称赞其“铁笔传神”

上世纪90年代中期,郭海博创作铁板浮雕,使用的是武汉钢铁厂生产的热轧板。这种铁板质感细腻柔韧,延展性极好,创作时作品很少出现龟裂、破损、锈蚀等问题。几年后,由于武钢不再生产此种规格的热轧板,不得不改用另一厂家生产的板材,然而新换的板材容易锈蚀且延展性不太好,容易破损和龟裂。

问题出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在千百次的实验中诞生。郭海博说:“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种经常出现破损、龟裂的板材,容易产生那种粗糙、多皱褶的肌理效果,对锤锻西北中老年人物肖像来说非常适用。”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