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男孩对邻家叔叔叫“爸爸”
尴尬背后是疾病的残酷真相
4月2日“世界自闭症日”,儿童心理中心专家建议家长带患儿积极康复训练
本报记者何丽娜本报通讯员李彬
早上8点多,爸爸妈妈相继出门上班去了,爷爷去农贸市场买菜了,奶奶在厨房刷洗碗筷,只留下3岁半的乐乐(化名)一人在客厅玩耍。他趴在茶几上,面前摊着积木、彩泥、故事机……但他都好像没看见一样,却对爸爸前一晚喝完忘扔的可乐瓶盖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奶奶走过来打开电视,播放动画片《熊出没》,依然没能吸引他的注意。
看着专注于“研究”可乐瓶盖的孙子,奶奶的眼泪又忍不住流了下来,因为在不久前,乐乐刚被确诊患有自闭症。
叫邻居家叔叔“爸爸”
引来两家尴尬
白白的皮肤、圆圆的脸蛋、忽闪着大大的眼睛,乐乐生来就是个讨人喜欢的孩子。从小奶奶抱着他去小公园遛弯,总能引来一声声夸赞。然而,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有个问题逐渐暴露出来。过了周岁之后,同龄的孩子开始牙牙学语,会叫人,会简单对话。可乐乐始终“金口难开”,直到一岁半时才会叫妈妈,而之后就再没进展。
起初,乐乐的爸爸妈妈也有过担忧,想带孩子去医院看看,但爷爷奶奶总说“贵人语迟”,还拿一个外面听来的某孩子5岁才说话的例子来“安慰”他们,于是全家人就慢慢放松警惕。看着孩子能吃能喝又能睡的,上医院的事也就不提起了。
其实,乐乐也不是完全不会说话,像爸爸、妈妈、叔叔、阿姨等简单的称呼也会几个,糟糕的是他分不清身边人与自己的关系。一次,在电梯里碰上隔壁邻居一家,乐乐莫名冲人家男主人喊了声“爸爸”。“这是他第一次说出这两个字,我真不知是惊还是喜,两家人顿时陷入尴尬的气氛中。”乐乐妈妈说,类似事情还不止一次,他会对着爸爸喊“叔叔”,也会朝着奶奶喊“妈妈”。
在幼儿园
从来不和其他孩子玩
乐乐出生在下半年,按说要到今年9月才能上幼儿园。妈妈听说多跟别的小朋友接触,有助于孩子语言发育。于是,一过好年,家长就忙着托关系找了附近的一家幼儿园让乐乐插班。
“我们家乐乐的相貌确实还蛮可爱的,班里的老师也挺喜欢他。”乐乐妈妈说,她怎么也想不到,一个月之后,老师建议我们把孩子带回家自己管,原因是,他在幼儿园里是一个一点也“不合群”的孩子。
乐乐在幼儿园里倒不吵不闹,总是安安静静地坐在一边。但他从来也不跟别的小朋友一起玩,老师叫他的名字也没有反应,只有拍拍肩膀,他会抬头看你一眼,然后转开继续回到自己的世界。有时候,老师会硬把他拉到其他小朋友玩的地方,可一转头他又自己走开了,就连手机游戏都吸引不了他的注意力。而且,老师说他感兴趣的东西特别奇怪,经常会盯着旋转的风车看很久,一个普通的塑料瓶盖也能玩两三个小时。
轻中度自闭症
康复训练有助生活自理
乐乐从幼儿园被领回家之后,大家都意识到孩子的问题不是“贵人语迟”那么简单,商量后决定上医院看看。在综合性医院,他们先通过各种检查排除了听力、大脑等器质性问题之后,又到杭州市七医院儿童心理中心做了一系列的测试与评估,最后确诊为自闭症。妈妈和奶奶当即就哭了。
要知道,自闭症又称孤独症谱系障碍,是一种以社交沟通障碍、兴趣或活动范围狭窄以及重复刻板行为为主要特征的神经发育性障碍,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社交技能、言语沟通技能受损,同时,伴有一定的行为障碍和智能障碍,这就意味着乐乐难以与同龄孩子一样成长和生活。
接诊的周国岭主任说:“当前,中国自闭症患者已超过1400万,其中14岁以下患者超过200万,每68名儿童就有1个。可目前对自闭症还没有很有效的治疗方法,唯有针对性的语言康复和社交能力康复,才能尽可能改善患者的状况,以帮助他们融入社会。从我们多年的临床实践来看,那些轻中度的自闭症患者经过科学的康复训练,可以与人简单交流、生活自理,甚至能完成简单工作。近年来,随着大众对自闭症认识的提高,以及相关检测设备与方法的进步,自闭症的检出率增加,对于这些孩子来说,及早地发现与科学地康复训练才能给整个家庭带来希望的未来。”
4月2日“世界自闭症日”,杭州市七医院儿童心理中心将开展义诊活动。当天上午8:00~12:00,周国岭、刘艳、丁凯景等专家将在医院四号楼一楼第二门诊部开展义诊。来院参加义诊的小朋友将有机会免费体验感统训练和可视音乐训练。
“孤独咖啡馆”需要长效机制 位于上海静安公园,旨在为自闭症患者提供社会实践的“孤独咖啡馆”——“A-coffee”在运营近一个月后突然闭门谢客,原因是场地问题,引发社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