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发言人吴谦就美“与台湾交往法案”发表谈话
当地时间3月16日,美方签署“与台湾交往法案”,中国军队对此坚决反对。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该案有关条款尽管没有法律约束力,但它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干涉中国内政,损害了中美两国两军关系的发展氛围。中方要求美方信守承诺、改正错误,不得实施上述法案有关条款,停止美台官方往来,停止美台军事联系,停止对台售武,以免对中美两国两军关系和台海和平稳定造成严重损害。
侠客岛:美国的“台湾旅行法”到底是个什么鬼?
从美国白宫传来的消息坐实,美总统特朗普已签署“台湾旅行法”,当地时间3月16日起“生效”。
“台湾旅行法”是个什么鬼?说白了,它认为,美国的政策应当允许美方所有层级的官员访问台湾,允许台湾高阶官员在“受尊敬的条件”下来到美国,与包括美国国防部、国务院的高官会见,并鼓励台湾驻美经济文化代表在美展开业务。
前有“国防授权法”,后有“台湾旅行法”,联系到中美间近期的多次互动,这究竟是要闹哪样?
细节
先来说一说签署的几个细节。
据美国白宫新闻发言人办公室16日下午发布的声明,特朗普当天签署了5个法案,其中就包括这个法案。也就是说,法案不是单独签署的,而是打包过关的。在岛叔看来,这多少有避免过度扎眼、刺激中国的考量。
按照美国立法程序,总统签署国会通过的法案后才成为法律。如果总统否决,国会能再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的话,法案自动成为法律;如果总统既不签署,也不否决,则法案在国会10个工作日之后自动生效。在这种情况下,特朗普既没有动用否决权,也没有乐见其成,让法案被动生效,而是主动签署。这也是一种表态。
“台湾旅行法”表达的是美国国会支持美台高层交往的意愿,虽然是立法而不是决议案,但并没有强制要求行政部门一定要执行。因此这个“授权给行政当局已有权利”的法律,象征意义大于实质意义。
事实上,过去多年,美国官方虽然对美台高层交往有自我约束,但还是不时有高官互访。现在人们关心的是,在“台湾旅行法”下,美国防长、国务卿之类的高官会否去台北,台湾领导人会不会到华盛顿?即将面临的考验是,6月份美国在台协会台北办事处新办公大楼落成仪式,会有什么层级的美方官员参加?
如果步子迈的太大,无疑会打破美国政府此前在涉台问题上的承诺,打开潘多拉的盒子,引起中方的强烈不满。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多次表示,上述议案有关条款尽管没有法律约束力,但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如获通过实施,将对中美关系及台海局势造成严重干扰。
叫价
法案签署后,给中美关系带来新的考验和挑战。
如同有专家指出的,在美国将中国作为主要战略竞争对手,即将在经贸上出台对华一揽子措施的时候,“台湾旅行法”确实会给美中关系增添新的变数,成为美国牵制中国的又一工具。
从特朗普的角度来讲,他上台前就声称要在贸易上制裁中国。上台后就在涉台问题上动作频频,又是同蔡英文通电话,又是放风非议“一个中国”原则。这种商人治国式的叫价冲动,贯穿在他的治国理政理念中,不会停止。一言蔽之,试图想做成大交易。台湾在他眼中,不过是筹码而已。
从美台关系来说,台湾长期深耕美国国会,渊源颇深。美国国会里所谓“友台”议员众多。中美1979年建交后,美台官方交往受限,但台湾一直没有放弃做美国政府和国会的工作,李登辉1995年访美就是台湾的“杰作”。马英九时期,两岸关系缓和,大陆对台领导人访美展现宽容姿态。
蔡英文上台后,两岸关系紧张,大陆对台湾采取了一系列限制和挤压措施,蔡政府寻求美国帮助的动机凸显。前一阵子台当局让在美深耕的吴钊燮当“外交部长”,就是一例。在这背景下,2月28日“台湾旅行法”在美国国会参议院以无异议方式通过。
可见“台旅法”的通过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美国国会和某些势力对大陆这些年迅速发展和向外拓展的一种打压,“台旅法”“国防授权法”只是打压的手段而已。二是台湾在面对大陆压力时的主动出击。两者一拍即可,是极为不好的苗头。
有人说,特朗普上台后兑现了大多数选前承诺,但制裁中国上却未见具体动作,这主要原因是希望在朝核问题上得到中国的帮助。如今,朝核出现缓和迹象,中美在贸易问题上再度关系紧张。如果中美关系趋于对抗,那特朗普就可能利用此法邀请台高层访美,给大陆制造困难。
围绕涉台问题的博弈,是中美大博弈的其中一环而已。
两手
说到底,“台湾旅行法”与更早前通过的“国防授权法”,以及暗示售台湾F-35战机等先进武器,不过是特朗普玩弄台海的几张新牌。具体怎么玩,要看牌局的形势。美国不过是把台湾当成对抗中国大陆的棋子,一旦引发危机,受冲击最大的无疑还是台湾自己。
国民党前“立委”孙大千认为,“台湾旅行法”生效恐对“美中台三角关系”造成多重影响。首先,蔡英文必然将会承受来自大陆巨大的压力;其次,美国形同把台湾紧紧地绑在同一辆战车上面;第三,北京被迫对此行为做出具体响应;第四,台湾将被迫放弃过去半个世纪以来存在于台海的“创造性模糊”的保护伞。
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明确表示,奉劝台湾方面不要挟洋自重,以免引火烧身。毕竟,美方粗暴破坏中美关系政治基础,给“台独”势力发出错误信号,势必助长“台独”势力气焰。
15日闭幕的大陆全国政协会议发表政治决议,强调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绝不容忍任何“台独”分裂图谋与行径。
在岛叔看来,无论局势如何变幻,大陆将继续坚持软硬两手。一方面是持续落实惠台31条,另一方面,更要未雨绸缪。试想,一旦发生美舰泊台、蔡英文官式访美,出现“拆房毁田”,则谁也无法保证不“武统”。
事实上,大陆是否对台“武统”,取决很多因素,最主要是“台独”、外力有否触碰“武统”的红线,而这并非大陆单方面能够决定。大陆《反分裂国家法》提出三种情况下得以“非和平手段”处理台湾问题,包括“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造成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事实,发生将会导致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重大事变,或和平统一的条件完全丧失。
这三种情况,是任何涉台方都不得不考虑的事实。
【相关报道】
特朗普签署“台湾旅行法”中国驻美使馆回应
原标题:中国驻美使馆回应“与台湾交往法案”签署:坚决反对
海外网3月17日电据中国驻美国大使馆网站消息,中国驻美国使馆发言人就美国“与台湾交往法案”发表谈话,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谈话称,“与台湾交往法案”有关条款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中方对此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一个中国原则是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我们敦促美方信守奉行一个中国政策、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原则的承诺,停止美台官方往来和提升实质关系,慎重、妥善处理涉台问题,以免给中美合作造成严重干扰和损害。
就在16日下午,美国白宫称,特朗普已签署“与台湾交往法案”(又称“台湾旅行法”),当地时间16日起“生效”。
外交部发言人耿爽此前已针对“台湾旅行法”相关议题回应称:该议案有关条款尽管没有法律约束力,但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如获通过实施,将对中美关系及台海局势造成严重干扰。“一个中国原则是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我们敦促美方信守在台湾问题上向中方作出的承诺,停止审议有关议案,妥善处理涉台问题,维护两国关系和台海局势稳定。”
早在2017年10月12日,美国国会众院外交事务委员会提出该草案的时候,就遭到了中国大陆的强烈反对。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于2017年10月13日表示,“必须再次强调,有关议案严重违反一个中国政策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原则,干涉中国内政,我们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她敦促美方“慎重处理台湾问题,不与台进行任何官方往来和接触,不向‘台独’分裂势力发出任何错误信号,以免干扰和损害中美关系大局”。
【相关报道】
特朗普签署“台湾旅行法”鼓吹“美台官员互访”
原标题:快讯!特朗普已签署“台湾旅行法”
海外网3月17日电美国白宫消息称,特朗普已签署“台湾旅行法”,当地时间16日起“生效”。
此前有报道认为,美国国会不过是把台湾当成对抗中国大陆的棋子,一旦引发危机,受冲击最大的无疑还是台湾自己。国民党前“立委”孙大千也曾分析认为,“台湾旅行法”若生效恐将对“美中台三角关系”造成的多重影响。首先,蔡英文必然将会承受来自大陆巨大的压力;其次,美国形同对中国摊牌,表明将把台湾紧紧地绑在同一辆战车上面;第三,北京被迫对此“重踩红线”的行为做出具体响应;第四,台湾将被迫放弃过去半个世纪以来存在于台海的“创造性模糊”的保护伞。
外交部发言人耿爽此前已针对“台湾旅行法”相关议题回应表示:该议案有关条款尽管没有法律约束力,但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如获通过实施,将对中美关系及台海局势造成严重干扰。“一个中国原则是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我们敦促美方信守在台湾问题上向中方作出的承诺,停止审议有关议案,妥善处理涉台问题,维护两国关系和台海局势稳定。”
1月17日上午,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针对美国众议院日前通过所谓“台湾旅行法草案”一事,作出回应。
有记者问,我们看到美国联邦众议院日前通过了一个所谓的“台湾旅行法草案”,鼓吹美台的所有层级官员要实现互访。想问发言人对此有什么样的回应?
马晓光表示,外交部已经就此表达了立场。我要强调的是,美方有关法案严重违反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确立的一个中国原则,我们坚决反对。我们奉劝台湾方面不要挟洋自重,以免引火烧身。
事实上,早在去年10月12日,美国国会众院外交事务委员会提出该草案的时候,就遭到了中国大陆的强烈反对。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于2017年10月13日表示,“必须再次强调,有关议案严重违反一个中国政策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原则,干涉中国内政,我们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她敦促美方“慎重处理台湾问题,不与台进行任何官方往来和接触,不向‘台独’分裂势力发出任何错误信号,以免干扰和损害中美关系大局”。(海外网张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