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社会新闻更多页面 > 正文

海口大堵车,滞留的不只是包容 | 锐评

2018-02-23 13:51:04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然而,我们也看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画面。滞留车辆集体鸣笛、堵车沿途垃圾遍地的视频刷爆了朋友圈;一位滞留旅客在志愿者声明一人只能领一份热粥时,坚持索要四份,遭拒后愤然将粥泼向志愿者;另一位滞留旅客在加油站抽烟被劝阻,就追打志愿者……毋庸讳言,一些旅客的素质没有通过这场文明大考。“我们总是习惯于去伤害离自己最近的人们。因为我们的能力也只限于伤害那些身边的人。”这句流行语在朋友圈流传颇广,固然一些等待了十个、二十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滞留旅客,心中急躁可以理解,但将坏情绪渲泄给离得最近的热心人则全无道理。雾锁海峡是不可抗力。就像因为天气原因航班延误时我们不能容忍游客大闹机场,同样,我们也不会将低素质行径视为维权行动。

海口大堵车,滞留的不只是包容 | 锐评

雾能堵一时归途,终究堵不住心中的人性之光。一些滞留旅客有感于志愿者的暖心服务,也加入了志愿者的行列;一度引发争论的滞留车辆集体鸣笛事件,逐渐消弥;过海游客用手机记录志愿者温暖服务瞬间……许多正向反馈都在证明,只要应急举措有效,危机管理跟上,志愿服务常态化,信息推送及时全履盖,就能防止“堵”途烦躁情绪的蔓延,就会让接棒传递温情的旅客总是更多。

有人说,海口大堵车既是一堂城市文明“公开课”,也是一堂应急处置“启示课”。此次事件的海口经验,值得许多旅游城市学习。然而,它何尝不是一场危机预防的反省,一场科学发展的反思。海南冬季游年年火爆,热门城市人流高位运行,即便没有大雾,堵车也不鲜见,政府部门是不是可以更好地提前研判,气象部门是不是可以更准确地预警?当一座城市旅游热到人流压迫体验的时候,是否该考虑调控限流的问题,或者是否该将重点从旅游“腹地”建设转向交通“颈口”建设?节日游客汇流的景况越来越频繁,如何让带薪休假在现实中没有后顾之忧的实施……一个个问号的拉直,将铺就一条旅游美好体验的通途。

随着浓雾天气有所减弱,航空公司增加运力,广东轮渡前来支援,现场疏导有效,海口“堵”况逐渐纾解。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遗憾和不足,还是进步与努力,给每一位参与者、旁观者尤其是政府管理者留下思考:人在旅途,亦在心途,如何顺畅双途,各方需共同合作努力。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