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社会新闻更多页面 > 正文

山东一高校学生创业巧用爱校情怀卖海鲜 最多每天能挣六七千

2018-02-12 08:15:57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山东一高校学生创业巧用爱校情怀卖海鲜 最多每天能挣六七千

海鲜礼包的包装是用母校的手绘图做的。 本文图均为 受访者供图

吃的是海鲜,卖的是创意,买的更是情怀。

风琴鱼片、碳烤鱿鱼条、鳗鱼丝、麻辣花蛤……寒假,正是威海特产海鲜礼包的销售旺季,山东大学威海校区大二学生刘锦邦和李珊就在学校里卖起了当令的海鲜。

“把威海的特产做成学校的特产。”他们将母校风景绘制在海鲜产品的外包装上,把爱校情怀融入了宣传语后,创意海鲜礼包受到了师生的欢迎。

7日,创业成员之一的刘锦邦告诉澎湃新闻,如今,他们的产品销售利润最高可达每日六七千元。“大学生创业最重要的还是要脚踏实地做事情。”团队表示,既能给母校“长脸”,又拓宽了人脉,是最大的收获。接下来,打算遵循初衷,努力把融合了校园特色的产品销售模式推广到威海市其他高校乃至全国范围。

“对于大学生创业,现在国家有政策,学校也倾注了很大的力量提供扶持,即便项目不成功,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经验的累积,有利于将来的发展。”9日,山东大学(威海)青春创业孵化园管理办公室主任王霞表示,该创业孵化园正在为在校生以及毕业两年内的学生提供包括资金、人力资源、财税、工商注册、导师咨询、项目梳理等多角度的创业帮扶。

山东一高校学生创业巧用爱校情怀卖海鲜 最多每天能挣六七千

礼包内的产品

  “把威海的特产做成学校的特产”

“歪,吃了吗?”这句常见于网络表情图中的流行语给了大二学生刘锦邦和李珊以灵感。为了让同学在看到自有品牌时能立马“get到点”,他们结合母校山东大学威海校区的简称“山威”,设计了“崴(wǎi),吃了吗”这一独创品牌。

山东一高校学生创业巧用爱校情怀卖海鲜 最多每天能挣六七千

  用在包装上的校园雕塑手绘图

同样的“爱校情怀”也在产品包装上有所体现:外包装上醒目地标着校训“学无止境,气有浩然”;内包装图案来自于美术专业学生手绘的一幅幅山大校园风光;礼包之内还附赠以校园特色为主题的手绘明信片;恰逢考试周时,还利用热门话题,在内包装设计了“考神亲启”之类的有趣标签。

“真正面向社会的才叫创业,我们更像是一种‘折腾’。”2月7日,山东小伙子刘锦邦告诉澎湃新闻,毕业后找一个安稳的工作不符合自己的想法,“我一直是个爱‘折腾’的人”。

在他看来,多年来海鲜制品在整个威海市面上已十分常见,互联网上主营生鲜食品销售的同类型品牌大多面向的是青年白领群体,价格对于大学生而言略高,市场上缺少专门面向大学生群体的生鲜产品。“如果仅仅停留在对产品销售的中介与代理上,很难标新立异获得成功。所以我们想试试把校园特色与产品销售结合变成自己的品牌,精准定位学生群体,找到一个可大范围推广的商机。”按李珊的话讲,这是“把威海的特产做成学校的特产”。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