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社会新闻更多页面 > 正文

机构争相布局盈利仍是难题 长租公寓将残酷洗牌

2018-02-01 05:45:55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破解盈利难需依靠增值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在投资风口下,残酷的洗牌也在同时进行。业内人士表示,长租公寓行业当下的发展存在两大问题:一是盈利,二是品质保障。其中,盈利是长租公寓品牌公认的难题。

链家高级副总裁陶红兵称,如今的长租公寓市场就像两年前的众创空间以及一年前的特色小镇,各路资本都进来了,但在投资热潮过后,资本是否会长期坚守在这一领域存在不确定性。熊林也表示,对于广大中小长租公寓品牌而言,一旦失去资本在背后的支撑,若很难盈利,将难逃被兼并和收购的命运。

熊林并没有透露自如目前具体的盈利数据。他表示,自如在北京已实现了单个城市盈利,目前经营情况“还不错”,但是他也认为,规模化的阶段还将持续三年。

“长租公寓这个行业在中国还普遍处在初级水平,因此谈盈利还有点早。”熊林说。业内人士表示,目前长租公寓的盈利模式仍在探索期,而目前我国热点城市的租售比普遍偏低,一般至少需要三至五年才能回本。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受到资本青睐的长租公寓不能只依靠低成本收购房源和装修改造后提高租金等形成的“剪刀差”经营效益,而是应该在扩大规模后增加增值服务,包括租赁社区消费需求的把握等。自如CFO黄伟波认为,规模效应强,管理、服务等软实力强的公寓运营商更容易收获投资。“居住本身不赚钱,增值服务才是盈利点。分散式收房,在周边小区内形成规模效应,就能带来盈利。”

业内人士表示,长租公寓企业可尝试基于线下社区、通过线上平台提供社交O2O服务和增值服务。在租户养成购买生活服务的习惯后,可以更进一步推荐培训、理财等更多与工作、生活、学习相关的服务,例如现在已经有品牌尝试租金分期贷等,但目前这些增值服务都还处在尝试阶段。记者 张莫 实习记者 向家莹 北京报道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