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社会新闻更多页面 > 正文

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得主施扬:终结了40多年的学术争论(2)

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得主施扬:终结了40多年的学术争论(2)
2018-01-08 15:00:21 中国青年网

施扬的到来则成为了改变这一局面的一个契机。

2004年,施扬的哈佛实验室发现了首例组蛋白去甲基化酶LSD1,结束了多年来“组蛋白上的甲基化修饰是否可以被酶催化去除”的争议,开启了组蛋白甲基化调控领域,被《细胞》(Cell)杂志评为过去40年的25个里程碑式的发现之一。施扬也因此成为了表观遗传学领域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借助自身的国际学术影响力,他为复旦表观遗传学中心的人才引进提供了难得的助力,并随同引进的人才一起,做出了诸多研究成果。

自创建起,中心陆续引进了1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位“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和2位上海市“千人计划”入选者,并培养了多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973”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及“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获得者。

在中心确立的党政联合会下的院长负责制,和以首席科学家为主的治院方针下,这些人才于接轨国际的氛围中产生了大量原创性成果,一点一滴,让“空白地”变得丰饶。

围绕表观遗传问题,2010年至今,中心发表影响因子大于10的高质量期刊论文共达22篇,其中2篇发表于《自然》(Nature),3篇发表于《细胞》(Cell),5 篇发表于《分子细胞》(Molecular Cell)。

为儿科医院、中山医院双聘教授

施扬于复旦建立实验室以来,与其研究团队共同在表观遗传学领域做出了诸多杰出合作成果之一。

譬如“增强子过度活化态”理论,这一由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蓝斐教授实验室和施扬教授-石雨江教授实验室合作取得的研究成果,阐明了过度活化态增强子受到组蛋白甲基化水平调控,并揭示了其活性失控导致肿瘤发生的机理,适用于乳腺癌、前列腺癌等多种癌症,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癌症恶化转移机制。该成果多次受邀在国际会议上作专题报告。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