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社会新闻更多页面 > 正文

同为国宝 这群“蒙娜丽猴”未得到像熊猫那样的关爱

2017-12-22 09:01:47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同为国宝,同样“穿着黑白服装”的滇金丝猴,却迟迟没有得到像大熊猫那样的关爱和垂青。“大熊猫已进行过4次国家调查,滇金丝猴却一次也没有。”

一项外界没怎么注意的物种监测启动了,动物学家龙勇诚感到自己“此生再无遗憾”。

2017年11月18日,云南省林业厅一间会议室里,头发花白的龙勇诚感慨:“我所有梦想都开花啦!”

当天,“滇金丝猴动态监测项目”宣告启动。云南大学、大理大学和相关保护区等8家机构参与、阿拉善SEE生态协会西南项目中心资助的这个项目,是中国首次开展的滇金丝猴种群数量全境同步动态监测。

同为国宝 这群“蒙娜丽猴”未得到像熊猫那样的关爱

照片由阿拉善SEE生态协会西南项目中心首席科学家龙勇诚教授提供

“在滇金丝猴王国漫游了30年”的龙勇诚, 一直呼吁对滇金丝猴开展国家调查。他说,随着原始森林面积的减少,滇金丝猴正面临销声匿迹的危机。同为国宝,同样“穿着黑白服装”的滇金丝猴,却迟迟没有得到像大熊猫那样的关爱和垂青。 “大熊猫已进行过4次国家调查,滇金丝猴却一次也没有。”

2017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杨宗亮向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递交了由龙勇诚等科学家协助撰写的《关于加大滇金丝猴保护工作力度的建议》。环保部答复表示,要“加快推动滇金丝猴种群监测和栖息地恢复工作”。

“迄今为止,现存的滇金丝猴15个猴群不足3000只。见过它们的人寥寥无几。很多人还想象不出滇金丝猴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龙勇诚说。

它们曾有半个多世纪失去音讯

而他本人,对这种动物再熟悉不过了。

在他眼中,面白唇红的滇金丝猴长着一副“世间最像人的面容”,拥有“世间最美丽的天然红唇”,是地球上最美丽的动物之一。

在很多方面,滇金丝猴都表现得“人模人样”。龙勇诚近距离见过它们的“集体午休”。

今年4月的一个午后,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萨马阁林区,杜鹃花开得正艳。几分钟前还在30多米高的云南铁杉树林中上窜下跳闹个不停的400多只滇金丝猴,突然安静了下来,全部进入午休时间。

近在咫尺的龙勇诚和当地护猴队员余中华,不敢弄出一点声响,就地坐下,静静地陪伴着滇金丝猴。他们知道,滇金丝猴有午休习惯,时间一般是在每天中午12:00至14:00之间。

极少有人有这样的运气陪伴它们。滇金丝猴是中国特有的世界级珍稀动物,种群数量极为稀少,上个世纪70年代就被列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物种,也是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物种红色名录中的濒危物种,仅分布在滇西北德钦、维西、兰坪、玉龙、云龙5个县和藏东南芒康县一带雪山之巅的高寒原始森林之中,是世界上海拔分布最高的灵长类动物。

同为国宝 这群“蒙娜丽猴”未得到像熊猫那样的关爱

照片由阿拉善SEE生态协会西南项目中心首席科学家龙勇诚教授提供

据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马原野的记述,这种神秘的雪山精灵于1871年首次出现在一位法国人的报道中,但报道内容是根据传闻写出来的。1890年,两名法国人在云南德钦县捕获7只滇金丝猴,巴黎的博物馆保存了其头骨和皮张。7年后,法国动物学家米勒?爱德华根据这些标本,首次对滇金丝猴进行了科学描述。

然而在此后的半个多世纪里,神秘的滇金丝猴失去了消息。

直至上个世纪60年代,中科院昆明动物所持续对滇金丝猴的科学考察,才使人们知道,世界上还有如此美丽高雅、摄人心魄的猴子。

然而,有着“迷人微笑”的滇金丝猴,生存境况堪忧。2015年环保部和中科院共同发布的《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介绍,滇金丝猴种群数量稀少,分布区域狭窄,属于濒危物种。近年来,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人工干预性分群等措施,滇金丝猴种群数量稳中有升,但由于滥捕滥猎和栖息地丧失等原因,滇金丝猴种群和生境仍面临严重威胁。

据龙勇诚介绍,现在虽然已为滇金丝猴成立了3个国家级保护区和1个省级保护区,但还有一些猴群不在保护区内。如丽江老君山的两个猴群共约350只,为滇金丝猴三大基因库中之最濒危者,完全不在保护区内。白马雪山保护区中的一个大猴群约400多只,已经溢出保护区范围10多年。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

云南省林业厅副厅长郭辉军直言,自人类1897年首次科学记载到滇金丝猴,至今开展过的两次地理分布和种群数量调查,是上世纪90年代和2005年,科学数据亟待更新。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