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诗是情感的抒发。”屠岸这样界定写诗的妙处,“如果能将内心情感通过一首好作品表达出来,那么对作家来说也是一种极大的愉悦”。
资料图:著名诗人、翻译家屠岸。
屠岸有诗人的精神,晚年的他精神矍铄,心态开朗,对自己的年龄并不在意。据《北京晚报》消息,去年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因为生老病死是自然的规律我总要见上帝,什么时候上帝要我去我就去,但在我还没去之前,我还要非常愉快地工作,能够做多少就做多少。”
作为国内首位完整翻译《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翻译家,屠岸多次提到自己被莎翁的艺术所征服,“十四行诗音韵优美,形式整齐,每一行都是抑扬格五音步,整首诗的押韵也十分讲究”。
他也把这一理念移用到诗歌翻译上,“拥抱原诗是精神上的共振、融合,要把原作者的东西化为自己的,体会诗人的创作情绪。有时翻译不成功,非常困惑,千方百计地找到表述方式,特别是用于押韵的字词,最后就像追求爱人一样,终于追到了,是一种精神狂欢”。
“诗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只要人类不灭,诗歌就不亡。”这是屠岸先生生前说过的话,虽然他离开了我们,但愿他如莎翁的诗那样,“将在不朽的诗中与时间同长”。(完)
图片来源:人民文学出版社官方微博截图。 中新网北京12月17日电 人民文学出版社官方微博16日晚发消息称,当天下午5点,著名诗人、翻译家、出版家,人民文学出版社原总编辑屠岸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很多人对余光中的印象源于上世纪后期的《乡愁》。一枚小小的邮票,一张小小的船票,一方矮矮的坟墓,一湾浅浅的海峡。创作《乡愁》时,余光中不过二十余岁。事实上,余先生的乡愁早已贯穿整个人生、整个诗文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