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人类头颅移植,并不仅仅是个简单的医学问题,更是伦理、法律,甚至是哲学方面的问题。首先在医学方面,关于“死亡”的定义是怎样的?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王岳教授接受中国之声采访时说,死亡的定义,在我们国家医学界和法学界有很多争议。到目前为止,并没有立法上的标准,但医疗行业内通行的标准是两套:一套标准是一部分三甲医院现在在执行的脑死亡标准,特别是在器官移植方面;还有更多的临床宣告病人死亡,实际执行的是一个混合标准,因为对死亡标准的界定,法学界认为不是个单纯的技术标准,它涉及到自然人出生和死亡这样重大法律事项的界定。
塞尔吉•卡纳瓦罗(Sergio Canavero)
在目前的技术手段下,换头术靠谱吗?这究竟是一次医学技术的突破,还是博取公众眼球的噱头?王岳教授也谈了他对此的看法。王岳教授说:“我觉得这可能缺乏足够的科学依据,因为实际到目前为止神经损伤的修复在医学界还是一个难题。而换头最重要的不是血管、肌肉的移植或者说修复,最重要的难点在于神经的修复,即怎么将神经连接起来。在探讨换头术之前,应该有足够的证据来证明,我们在神经断裂后,修复有了突破性进展。如果这方面没有突破性进展,去做一个吸引眼球的换头术,我觉得对接受手术的病人是不负责任的。实际一般在我们语境中谈到的手术,应该是指的活体,至于在尸体上做的这种解剖,我个人觉得叫手术,可能会有误导的嫌疑,让人们错误地认为在尸体上做的这种解剖,今后可以直接用于活体的手术,我觉得这是不成立的。”
换头意味着整个躯体的移植,这必然涉及伦理问题,任晓平教授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他认为:“在医学的发展史上,很多新的手术、挑战性手术都存在伦理问题。比如第一个器官移植的出现是在美国,1954年肾脏移植,同样得到社会、学术界的谴责,甚至攻击。心脏移植当时也同样遇到了很大的社会的不理解、不接受。而头移植更是移植领域一个从来没有面对的最大的挑战。所以,我认为有争议不奇怪,没有争议才奇怪。那么,有争议就把它放到争议的层次,我们的社会是开放的社会,我们的工作主要是在我们的专业范围内解决科学问题、解决技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