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社会新闻更多页面 > 正文

“救命药”成黑市抢手货 退休护士用假名倒卖药品赚差价

2017-11-08 08:21:02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由于在医院工作过,孙琳深知倒卖人血白蛋白违法。为了不被发现,她在远离自己住处的一个小区内租了一间车库,一旦收到苏军军寄来的人血白蛋白,她便偷偷藏在车库内,有买家联系购买时,她再通过快递寄给对方,从中赚取差价。在长期倒卖药品过程中,孙琳还总结了几个“窍门”,那就是多用假名字,且尽量避免与对方见面。靠这种方式,不足一年时间,孙琳便购进了大量人血白蛋白、狂犬疫苗等药品,分别销售给山东、河南等多个省市的买家,经营数额达200余万元。

一买一卖,轻松赚钱

和孙琳一样,家住临沂的林一品也经历了医院买药难,从而打起了买卖人血白蛋白的算盘。

几年前,林一品因机缘巧合与孙琳的老公相识,当得知其妻子孙琳在医院干护士时,林一品留意了下来。不久后,林一品的一个亲戚生病急需人血白蛋白,而当地医院没药,他便联系孙琳,向其购买了部分人血白蛋白。

2014年夏天,林一品突然接到一个陌生人的电话,对方表示自己的家人得了重病,急需大量人血白蛋白,问他是否能帮忙买到,这让林一品意识到人血白蛋白的“钱景”。挂掉电话后,他立即打电话给孙琳,以每瓶408元的价格,向其购买了100支人血白蛋白。收到货后,林一品随即以415元的价格转手卖给住院患者。

这样一买一卖,林一品便轻轻松松收入了700元,他尝到了“甜头”。接下来几个月,林一品先后向孙琳购买了200余支人血白蛋白,并以每支加价5至6元不等的价格将其卖给了不同的散户。

由于孙琳的人血白蛋白销售紧俏,林一品又联系到一名河南郑州的卖家(另案处理),以390元每支的价格,从对方处购买了100支人血白蛋白,卖给了临沂当地医院的病号。截至案发,在不足5个月的时间内,林一品通过贩卖人血白蛋白等药品非法获利,经营额高达50余万元。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