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社会新闻更多页面 > 正文

不只高铁坐二等座,网红院士的这张书桌更让人震撼

2017-09-19 20:31:59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作为测绘人,结合生产搞装备研发是刘先林的原则。

刘先林不看重论文、不关注专利,不单纯追求填补行业空白,他所有的创新成果没有一个躺在文件柜,全部在实际中得到了应用,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这一点,从刘先林的书桌中就可见一斑。

而一说起这些“宝贝”,刘先林也立时神采奕奕,就连接受采访时,手还不时地摸一下办公桌上的剪刀。

一位中国测绘科学院工作人士对中新网记者表示,刘先林的动手习惯由来已久,“原来他这一层办公室经常掉闸,只要是掉闸了不用问,肯定是刘先林又在捣鼓什么物件,用电超负荷了。”

  工作人员介绍SSW车载激光建模测量系统。中新网吴涛摄

几十年如一日,刘先林牵头的几个重大项目,从开始到成功,几乎每次都要经历10年磨砺、上百次的失败、无数次的起起落落。

甚至,他曾为了解决空中测量程序的一个难点问题,在机房整整待了3天3夜。

1987年,为了推广应用JX-3解析测图仪,他把单板机上面的驱动软件,一个个移植到系统机里面。

恰逢春节,刘先林的助手们回家探亲,他觉得时间不等人,就拉着10岁的儿子帮忙。爷儿俩整个春节期间在实验室连续苦干,一共焊接了几百个焊点。

就在这一年,JX-3解析测图仪实现了批量生产,并出口国际市场。

“既要动脑,也要动手,要做到实实在在的贡献,做有用的科研,把艰苦奋斗、不怕苦不怕累、敢于创新的精神传递给年轻人。”刘先林表示,这既是自己从事科研工作的感悟,也是自己对大国工匠精神的理解。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