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社会新闻更多页面 > 正文

李迅雷:近年来货币政策与股价呈“弱相关性”

2017-09-13 17:31:28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那么,货币供应量增速与股市的估值水平间的关系究竟如何呢?不少研究者曾分别用M1或M2增速变化来预测A股的估值水平变化趋势,但从实际结果看,M1增速与市盈率波动之间的拟合度要好于M2增速。笔者也曾对反映定期存款活期化速度的ΔM1(M1增速-M2增速)与A股市盈率变化做相关性分析,尽管从当时看用ΔM1拟合的效果要好于M1或M2增速,但如果把观察时间再延伸至今,便会发现近年来无论是M1增速还是ΔM1,它们与A股市盈率之间的相关性趋弱。

那么,为何M2增速与A股市盈率之间的相关性会更加趋弱呢?这或许与近年来银行表外业务蓬勃发展有关。如,非保本型理财产品之所以会快速发展,主要是因为银行可利用其表外属性达到规避信贷规模、存贷比等考核指标。银行理财产品的扩容与发展,使得银行存款月度波动加大,M2指标对整体流动性的指向意义有所下降。根据中国理财网的数据,非保本理财产品余额规模增长迅速,与M2的比值从2013年年底的6%上升到2017年年中的15%左右。而且非保本理财产品余额的数据在年末和半年末可能是被低估的,因为受制于存贷比考核,银行通常将理财产品募集期或到期日集中安排在月末或季末。

2017年5月份和6月份的M2增速均低于10%,这显然与今年年初以来金融监管力度加大有关,金融监管主要针对银行的表外业务、金融机构的同业业务及房地产贷款三个方向,引导资金“脱虚向实”,这使得上半年出现了银行新增贷款增速不减但M2增速明显回落的现象。

如果说前些年金融创新的蓬勃发展使得货币分流到各种金融产品的规模扩大,并导致货币规模的变化与股价间的关系弱化的话,那么如今金融监管的加强对股市而言又是一个新变数,即股市的市场属性趋弱,调控的痕迹趋强,通过货币供应量的变化来预测股市走势就更难了。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