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认定也得到不少专家的认可。
有人说,国际大都市,是城市化进程中一顶给城市戴上的皇冠。国际化大都市最初是由苏格兰城市规划师格迪斯于1915年提出来的。英国地理学家、规划师彼得·霍尔将这一概念解释为:对全世界或大多数国家发生全球性经济、政治、文化影响的国际第一流大都市。
在肖金成看来,国际大都市是指那些具有超群的政治、经济、科技实力,并且和全世界或大多数国家发生经济、政治、科技和文化交流关系,有着全球性影响的国际一流都市。“不仅仅是一个城市人口规模指标,真正要成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还需要经济、对外交往、影响力等多个指标来衡量,根据综合指标进行研究分析,能够体现一个城市的现代化和国际化标准。”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分别在2002年和2011年进行关于国际化大都市的研究,认定的我国十大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成都、天津、沈阳、南京、杭州。除了国际化大都市,还排列出了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一般城市。
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孙久文认可上述排位,他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这些认定符合学术规范,不是从房地产延伸开来的概念。“此外还有国家中心城市的认定,这不是学术界的研究,是国家层面的命名,也担负着一定的责任和使命。这些都是综合考虑到一个地区和城市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以及在整个国家经济发展中要扮演的角色,根据综合指标进行的研究分析,市场是认可的。”
学者建议:“国家中心城市”需尽快出台规划
国家中心城市,是住建部编制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中提出的处于城镇体系最高位置的层级。
所谓国家中心城市,是指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具有全国性重要影响并能代表本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城市,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强、集聚辐射和带动能力最大的城市代表。
2010年2月,住建部发布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建设五大国家中心城市(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的规划和定位。
2016年5月,经国务院同意,发改委和住建部联合印发《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规划》中首次明确提出,成都要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增强成都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科技中心、文创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