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间,陈卫林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先后完成了300多项零部件国产化自制攻关任务,直接经济效益达6000万元以上。在国营芜湖机械厂的办公室里,陈卫林讲述了对他来说,印象最深刻的一次任务。
在一次某型新机修理过程中,螺栓必须加大尺寸换新。这种螺栓在飞机上需要承受高强度的冲击载荷,而且制造工艺要求特殊,但国外对我国实行技术封锁,国内虽有一家生产却报价惊人,一架新机光螺栓费用就有人民币300万元。
面对天价,陈卫林不禁想到,“不就是一个螺栓吗?我就不信自己干不出来!”
憋着这样一口气,陈卫林和团队成员们开始了一段饱受煎熬的攻关历程,大量收集现有的技术信息,从材料选型到切削参数,从强化工艺到试验条件,一点点积累原始数据,一次次反复试验论证,不知经历了多少个不眠之夜,也不知承受了多少次失败的压力。
第一件与国外技术标准完全一致的螺栓终于制造成功时,让陈卫林有一种“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的感觉。
高难度、高精度的任务带给陈卫林数不清的历练,陈卫林将重任之下的压力转化为精益求精的动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就,将自己磨砺成了一位航修大师。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安徽省技能大奖、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芜湖市技术状元……无数荣誉称号被他收到囊中。
从“徒弟”到“师傅” 工匠精神代代相传
陈卫林个子不高,一人走在宽敞的厂房里并不瞩目,但他的身边总是有一帮年轻人围着,那些是他的徒弟们。他不仅将自己掌握的工作诀窍、新知识、新方法毫无保留地传授给青年员工,也在以自身精益求精的钻研精神影响着他们。
陈卫林表示,自己之所以能够20年如一日地潜心钻研技术,有一个人对他的影响很大,那就是他的父亲。陈卫林出身农村,家庭条件并不富裕,他的父亲从事的是“弹棉花”的手艺活儿,因为弹得好而在当地小有名气。陈卫林刚参加工作时,时常受到父亲的教诲:做一行就要认真执著地把这一行做到最好。
带着父亲的教诲,陈卫林在钻研技术的过程中爱上了自己的工作,常人看来略有些枯燥的工作内容对于陈卫林来说每天都是新的挑战。父辈传承下来的工匠精神,现在又由陈卫林向徒弟们传授。
在陈卫林的悉心指导和帮助下,一批又一批技能过硬的人才在省、市技能大赛中脱颖而出。陈卫林一直认为,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一枝独秀比不上整个团队的优秀,所以,在传艺的过程中,陈卫林总是竭尽全力,毫无保留。
“言传还要身教,身教大于言传。”陈卫林深信,这也是工匠精神的内涵之一。在成为“大国工匠”的路上,陈卫林和徒弟们永不止步。
更多精彩请点击: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