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儿子37岁却只有婴儿智商 母亲用嘴喂了他37年(图)

2017-04-05 10:11:15  潍坊传媒网    参与评论()人

家住辽宁喀左县甘招乡小河沿村的丰大小,尚在襁褓中时,患流脑,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不会咀嚼,喝水吃饭都靠喂。丰大小的母亲韩彩莲每天把饭菜嚼碎了,嘴对嘴,一口一口喂他吃饭,如今已经坚持37年了。

weifan.jpg

37岁,婴儿智商,妈妈用嘴养了37年。

丰大小的嘴只有吞咽功能,食物到他嘴里,几乎一秒不停,立刻咽到肚里。喂慢了,他等不得。每顿饭,韩彩莲不是等自己吃饱了再喂病儿,而是边吃边喂,她自己吃得少,给儿子吃得多。因此,韩彩莲很瘦,体重只有一百斤。

韩彩莲说,这就是她的大儿子丰大小,他不知道拉尿,只好给他穿着开裆裤。屋子收拾得特别整洁,没有一点异味,可见女主人多么勤快、要强。

丰大小的父亲丰兴富说,丰大小4个月零两天时,发高烧,送到医院,检查出患了流脑。医生告知他们,丰大小病情严重,即使救过来,也是重度残疾了。

儿是娘身上掉下来的肉,不管怎么样,韩彩莲也不舍得放弃。当时,家里特别困难,韩彩莲拿出300多元私房钱,给孩子治病。在医院里抢救了22天,丰大小捡回一条命。

从此,他的智商似乎停留在了婴儿期,听不懂任何话,也不会说话,只会发出“呜呜”的声音。他身高发育正常,可是好几岁了,还不会走路。韩彩莲架着他,教他学走路,直到10岁,他才会走路。尽管弓着腿,走不快,毕竟会走了,韩彩莲倍感欣慰。

丰大小不会咀嚼,吃饭喝水都靠喂。而且必须嘴对嘴喂,用小匙或奶瓶喂他,他都不吃。别人嘴对嘴喂他,他宁肯饿着也不吃,只有母亲喂他,他才吃。他不会说“渴”或者“饿”。看见母亲喝水时,他会凑过来,母亲就知道他渴了。母亲喝一口水,含在嘴里,他的嘴立刻伸过来,母亲嘴对嘴把水送到他嘴里。母亲喂水速度极快,一杯水只需一分钟,就喂没了。母亲喂饭速度也极快。一碗饭,三五分钟,就见底了。丰大小的嘴只有吞咽功能,食物到他嘴里,几乎一秒不停,立刻咽到肚里。喂慢了,他等不得。

每顿饭,韩彩莲不是等自己吃饱了再喂病儿,而是边吃边喂,她自己吃得少,给儿子吃得多。因此,韩彩莲很瘦,体重只有一百斤。

韩彩莲说,她相当于一天吃六顿饭。咀嚼时间长了,两个腮帮就会疼。她去随礼,只吃几口菜,就跑回家来,如果在外边吃饱了,她就嚼不动了,无法喂儿子了。韩彩莲今年63岁,她的牙齿不堪重负,掉得只剩几颗了,镶的假牙。

37年来,韩彩莲不敢生病,几乎没出过远门,因为病儿离不开她。

韩彩莲不敢生病,生病了,也不能住院,因为她要喂病儿吃每顿饭。去年,她患了严重的中耳炎,医生劝她到北京做手术。她舍不得病儿,耽误了手术,她的右耳已经失聪,左耳也不灵敏了。多年操劳过度,韩彩莲患上了风湿病和高血压,高压达到200。

韩彩莲夫妇一共育有三个孩子,每个孩子年龄相差两三岁,孩子们小时,韩彩莲几乎没睡过一个囫囵觉。公婆在世时,七口之家,全靠韩彩莲夫妇耕种10亩多地养活。老房子破旧,屋漏偏逢连夜雨,糊在墙上的报纸被雨水冲刷得成片脱落,搂着孩子无处躲雨时,瘫痪的公爹拉在炕上了。尽管日子艰难,韩彩莲夫妇非常坚强乐观,他们不甘心向命运屈服,而是努力抗争,把日子过好。1999年,他们家建了新房子,院里院外收拾得干净利落。他们夫妇从来不愁眉苦脸,有说有笑。该村村主任车艳富评价,丰兴富夫妇为人特别好,热情善良,有口皆碑。他们邻居张淑荣老人说,韩彩莲曾经当过民办教师,有文化,年轻时梳着两个大辫子,很漂亮,病儿拖累了她,她是一位了不起的母亲,天下最好的母亲!

韩彩莲在田野里劳动。

韩彩莲的双手。

韩彩莲的女儿和小儿子都很聪明,由于家庭困难,女儿初中毕业后打工供弟弟上学。如今小儿子已经大学毕业,在外地工作。女儿成家了,韩彩莲有了外孙女。

韩彩莲很高兴,生活有了盼头。从乡到村,都很关心韩彩莲一家生活,给丰大小办了低保。小河沿村是喀左县委统战部精准扶贫点,韩彩莲家是精准扶贫户。喀左县委统战部多次派人到韩彩莲家走访,了解实际困难,准备争取资金,帮助韩彩莲再买进几头牛,发展养殖业,增加收入,提高生活质量。

一家人,这样的生活着,有爱的家庭总是让人感动


(责任编辑:丁勇 CN007)
关键词:感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