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研发的第一代智能语音硅胶娃娃的头部
“中国男女有三千万人的差距,仿真人、智能机器人的用途将来一定会越来越广”,杨东岳说,中国娶不到老婆的人、对异性有障碍的人、孤独的人,或者单纯爱好摄影的人都会需要。甚至他还设想过针对儿童生产一款产品,“父母做饭,孩子跑过来问:妈妈大海为什么是蓝色的?‘我怎么知道,你问机器人’。机器人马上能告诉他。”
早在2015年,就有性购物平台估计,中国性用品的市场达到了1000亿元,如果把杨东岳所说的陪伴、展示类的需求加入,这个数字会更加庞大。
杨东岳打算把公司在“新三板”上市,现在,趁着人工智能的热潮,他开始把仿真娃娃智能化作为研发重点。“就说一个有钱人,挺豪华的家里摆了个娃娃,你是不是不好意思?但是加了一些功能,你可以大大方方说,这是智能管家。”说话间杨东岳拍了拍手掌,模仿起对娃娃发布命令,“来,开窗帘。电视打开。空调开到二十七度五。”
这也是桥雾和团队成员正在研发的方向。他面前的桌子散乱摆着剪刀、改锥、硅胶人脸、娃娃的身体骨骼和几个人头。桥雾说,他们希望能做出一款头,不但嘴、眼睛、眉毛都会动,还能通过智能语音系统和人类对话,进行日常的交流。现在已经有了一些进展,虽然芯片还不够灵敏,但能够进行正常的对话。
就在桥雾说话间,桌子上果然传来说话声。声音很轻,听不懂在说什么。桥雾起身,走到几个头附近,找出刚才“插话”的那颗头。它有一对小小的耳朵,黑亮的眼睫毛又长又翘,小小的嘴,嘴上涂了淡粉色的口红。它还没戴上假发,光秃秃的白色脑壳暴露在外,与面部的肤色完全不同。这个白色的脑壳中,安装着智能语音识别芯片。
桥雾半开玩笑地对着它说了一句:“女神,你好!”
它则用冰冷的、电脑合成的语言回应道:“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