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甘肃省58岁高龄产妇顺利分娩5斤9两 母女平安!

2017-03-01 11:01:57  每日甘肃网    参与评论()人

辅助生殖团队。兰大一院供图

2月13日深夜,一条信息令兰大一院生殖专科医院的全体医护人员都为之兴奋:“尊敬的各位老师,我们万分感谢,23时整宝宝出生了,5斤9两,母女平安!千恩万谢送上感恩!”58岁的王女士历经艰难顺利分娩了!

这位产妇是兰大一院、也是我省截至目前成功实施试管助孕最大年龄的产妇。

年过半百失去独子

这条信息来自外省的一对夫妇。2010年,28岁的儿子因病去世,年过半百的他们失去了唯一的爱子。

在经历了“老来丧子”的人生大悲之后,这对夫妇第一个想法便是再生一个,以弥补无法安放的伤痛。为了再圆父母梦,他们踏上了四处求医的征程,5年来他们遍访名医,依旧未圆父母梦。2015年,无助绝望的夫妇俩慕名来到兰大一院生殖医学专科医院。考虑到患者年龄等实际情况,起初医院并不建议这对夫妇再进行生育。但是面对这对失独夫妻的默然无助,最终在综合评估的基础上提交伦理委员会进行讨论,参会的11名委员通过激烈的讨论,有9名委员以“失独家庭、情况特殊,尊重其生育权”通过了这对夫妇的请求。

漫长助孕路让夫妻梦圆

助孕的道路是漫长而坎坷的。在生殖专科医院各部门的积极努力和夫妇二人的全力配合下,于2015年9月获得胚胎4枚。考虑患者子宫内膜发育欠佳,身心状况不良等因素,决定将胚胎冷冻保存,待最佳时机行胚胎移植术。2016年2月,张学红院长协同腔镜中心等部门负责人再次对患者全面进行身心评估,讨论解冻移植方案。经讨论后决定采用人工周期解冻方案,严密监测子宫内膜发育情况以寻求最佳种植时机,胚胎室研究人员对解冻胚胎进行严密观察,在全体医护人员的配合下,患者于2016年6月顺利进行冻融胚胎移植术。移植后14天看到了鲜红的“双杠”,让患者情难自禁,抱着张院长又笑又哭。

移植70天,超声检查一切正常,胎儿发育良好,这对夫妇离开甘肃回到了阔别已久的老家。从离开生殖专科医院到分娩的近200天,医生细细叮咛,娓娓呵护;患者仔仔细细、认真汇报……

2月13日,宝宝出生了,5斤9两,母女平安!新生的孩子像一剂良药,帮助夫妇俩治愈失独的伤痛,迎来生命中的又一个春天。

延伸阅读:高龄产妇突然肚子疼 医生剖开肚子吓一身冷汗

国家开放了二胎后,都想着再生一胎,给小孩做个伴。一般来说年龄比较大的孕妇都必须要定时到医院进行检查,但是有一些准妈妈却因为比较忙,而没有时间去医院进行检查,这确实非常危险的,因为高龄怀孕本身来说就有着一定的风险。

刘女士一胎的孩子已经12岁了,但是随着现在二胎政策开放了,今年已经41岁的她,也想要在生一个,现在已经怀孕32周了,但是她由于平时的工作比较忙,产检也是3天打渔2天晒网,很少有时间去医院进行产检,由于自己的身体一直比较健康,对于产检也就没有重点关注,但是就在前几天,刘女士突然出现了肚子疼,额头都冒冷汗了,全家人都让她赶紧去医院检查。

医生为刘女士做了B超以及胎心检查,竟然发现宝宝虽然在肚子里面,但却没有胎心,这时候刘女士肚子已经疼到不行了,都差点休克了,最后医生只能够为刘女士做剖腹探检手术。

医生和护士赶紧将刘女士送到手术室,为其进行手术,但是当医生剖开刘女士肚子后,全部医护人员都惊呆了,刘女士的子宫已经是紫蓝色的了,而且子宫在肚子里面已经出现了翻转,刘女士肚子如此疼痛就是由于子宫翻转造成的,而胎儿已经死在了腹中,最后经过手术,刘女士的子宫已经逐渐转红,手术完成后,刘女士被送回了病房,但是宝宝却已经离开人世了。

延伸阅读:64岁失独高龄产妇生下7斤4两男婴

12月28日上午,长春市吉大二院,一名产妇剖腹产生下一个7斤4两的男婴,母子均安。让人惊奇的是,这名产妇已有64岁高龄,她的顺利生产,瞬间火爆了长春人的朋友圈。该产妇因“失独”在闭经10年后再次通过试管婴儿技术怀孕。据吉大二院产科主任滕红透露,这可能是国内目前为止年龄最大的产妇。

知情人透露,产妇确有64岁高龄,此次怀孕生子,是因为她们是失独家庭,家庭条件允许,所以才会有此决定。28日下午5点,新文化记者联系到了为产妇做剖腹产的主治医生滕红主任,滕主任介绍,该名产妇确实是64岁,丈夫与其年龄相仿,在整个医疗团队的配合下,成功为其剖腹产,帮助她生下一名7斤4两的男婴。

吉大二院产科主任滕红表示64岁高龄还能成功怀孕的几率确实极小,因为她已经闭经10年,子宫内膜已经萎缩,这就好比土壤已干涸了。需要通过激素的支持治疗来将子宫内膜唤醒,才能怀孕。“她不仅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还承受着身体上的压力,但她很勇敢地面对整个孕期的变化。”

延伸阅读:全面两孩后高龄产妇变多 早产儿将增加

11月17日是世界早产儿日。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120万早产儿出生,数量居全球第二位,早产已成为我国新生儿死亡及婴儿死亡的首要原因。国家卫生计生委妇幼司副司长宋莉今日表示,随着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我国出生人口数量将持续增加,高龄孕产妇比例也明显增多,未来将会有更多的早产儿出生。

我国将迎新一轮生育高峰  早产儿数量将增加

胎龄不足37周出生的胎儿被称为早产儿。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中国办事处驻华代表花楠表示,全球每年有1500万早产儿,占所有新生儿总数的1/10。2015年,早产在全球新生儿死亡原因排行榜中首次升至第一位。

“研究表明,许多早产儿即使有幸生存下来,也将面临终身残疾以及生活质量不佳的困扰。”花楠认为,随着全面两孩政策的放开,中国将迎来新一轮生育高峰,高龄孕产妇数量也越来越多,“虽然孕产妇年龄越大,心态会越成熟,但增加了早产的风险。”

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张拓红指出了同样的问题,“高龄孕产妇面临更高的患孕期糖尿病和高血压风险,以及多胎妊娠和辅助生殖技术的运用,都会导致早产,但都是可以避免的。”

宋莉表示,目前我国早产发生率约为7%。随着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我国出生人口数量将持续增加,高龄孕产妇比例也明显增多,未来将会有更多的早产儿出生。

采取科学、可行、经济的措施  可挽救3/4早产儿生命

宋莉指出,对早产儿来说,早期保健和干预至关重要,恰当的保健措施可以挽救绝大多数早产儿,而许多保健措施是非常简便易行的,比如“袋鼠式护理法”(母亲抱住婴儿进行直接的皮肤接触),母乳喂养,新生儿复苏适宜技术等。

但专家指出,这些措施还没有被广泛应用,多数早产儿没有得到应有的帮助 。“这些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可挽救3/4早产儿的生命,并降低高致残率,但大多数医院并没有采用。”花楠说。

张拓红表示,世界卫生组织近年先后公布了早产儿照顾指南和孕妇产前指南,“这些措施以科学为基础,不但有效,而且成本低廉,切实可行,容易学会。但全社会对早产儿的知识了解还远远不够,不仅早产儿父母不了解,甚至边远地区的医务人员也不知道怎么做。而且有些传统观念没有得到及时更新。”

张拓红指出,中国还应设法缩小地区间的差异。“新生儿死亡和婴儿死亡都存在严重地区差异,这不仅是中国的问题,也是全世界的问题。根据我们的统计,胎龄在28周以内出生的早产儿在不发达地区的死亡率是发达地区的9倍,这些早产儿发达地区绝大多数都能活下来。”她说。

宋莉表示,国家卫生计生委将启动新生儿安全项目,推广早产儿护理适宜技术。同时,制定《早产儿保健工作规范》,提高早产儿保健管理水平,预防和减少早产儿死亡和残疾,进一步提高早产儿生存质量。

更多精彩请点击新闻排行榜

(责任编辑:穆启春 CN063、周晶晶 CN032)
关键词:高龄产妇甘肃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