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周星驰常隔3、4年才出一部作品,因此即便票房总刷新高,收入依旧入不敷出。
周星驰更像个艺术家式的老板,他只挣大钱不图快钱,而且只专注自己的事业,不顾他人发展,这样的经营思路成为了他旗下艺人不断出走的重要缘由,也是他在商业上难以实现规模化的原因。
◆◆◆低估作品,实际分成低
近三年来周星驰《西游降魔篇》、《美人鱼》和《西游伏妖篇》的票房累计高达63亿左右,但作为制作投资方的周星驰却并没有享受到高额红利,实际到手的分成不高。
“罪魁祸首”在于他与发行方签订的“保底”协议。
第一次是《西游降魔篇》,他基于此前《长江七号》的3亿票房,签下了3亿的保底数额,但最终票房一路冲到了12.5亿;第二次的《美人鱼》他曾吸取教训签下了18亿的保底金额,结果天意弄人,票房最终达到了34亿,两次票房收入都远远高于保额,发行方成最大赢家。
所有票房中,刨掉给院线的57%,给发行方的大头比例,在与其他投资方瓜分后,周星驰公司拿到的分成已所剩无几。
◆◆◆“无厘头”商人
周星驰还在电影资本运作过程中栽过跟头。在《西游降魔篇》的票房分成上,他曾与华谊起过纠纷。最终法院判周星驰的比高集团败诉,比高不但未能拿到8600多万的分成,还搭进了数百万的诉讼费。
而据报道,比高败诉的关键点在于,他与华谊双方曾通过邮件往来确认的有关票房分成相关概念和比例的补充协议,未签字生效。
从这场官司隐约可感觉到,周星驰似乎缺乏专业严谨的法律顾问,他将无厘头式的随意作风带到了如战场般的商场中,遭到了沉重一击。
◆◆◆公司过于依仗周星驰个人名气
当初周星驰未能推动品记上市,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香港联交认为“品记太过倚重周星驰个人名气”,风险难估。而这样的问题确实出现在了比高集团的业务中,
周星驰接手后,比高集团的股价只是偶尔会随着周星驰的电影上映和“星爷效应”直线上涨,后劲不足是常态。
◆◆◆许多业务“虎头蛇尾”不了了之
比高上市之初开展了一系列全产业链项目,最后不少都走向“虎头蛇尾”:
“大话西游”主题公园因地价谈不拢彻底泡汤;影院业务虽是这些年比高集团最主要的营收来源,但距离当初立下的宏伟蓝图相距甚远,
另据报道,在国内本就为数不多的十多家比高影院中,还有几家的实际控制人其实是比高的内地合伙人印钢,而非比高集团。
◆◆◆精力有限,缺乏严谨专业的管理团队
周星驰将很多心思都花在了创作和拍戏上,时间精力有限的他,很少参与企业管理,也没有足够专业的管理团队替他打理。他似乎
只想着怎么筹钱,却没有对如何进一步经营赚钱做出深入严谨的规划,
自然也难取得相应的成就。
以上各种状况都暴露出了一个事实,就是电影之外的
周星驰作为公司管理经营者,存在着诸多缺陷,不可谓成功,以致其生意场上的风光,最终止步于票房表面。
周星驰爱钱,所以一走红就开始经商当老板,他把这世上最有钱的两样职业都做了——明星和老板。
他有才,也有财,但艺术家式的性格更像一把双刃剑,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他的商业发展。
外界仍在期待,周星驰这个超级IP在未来还将创造怎样的票房奇迹。但在另一端,“商人”周星驰却仍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