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林妙可落榜事件告诉你,别再这样教育孩子了!(2)

2017-02-27 14:07:23  北京时间    参与评论()人

提到林妙可,这张照片上白色裙子的女孩不得不提,她就是当年奥运开幕式上,虽然歌唱的好,却因外貌不及林妙成了"声替"的杨沛宜。

比起林妙可无可挑剔的镜头感,相比身后的杨沛宜却是个看见镜头又好奇又惊讶的普通孩子。

而在网友剪切的歌声对比视频中,我们更可以清晰的从两个孩子不同的声音与举手投足中,看出两人的不同风格:

林妙可能量向外,眼神不时望向观众及主持人,已经懂得如何摇头摆手地与外界进行眼神与肢体上的互动,表露出很强的自我展现欲。

而杨沛宜声音虽然更为稳定专业,但她的舞台表现却还是那种孩童在成长中、有点紧张又想努力唱好的稚嫩。

她眼神望着远方和天空,憨憨的认真劲,爆发这小小的能量。

这两种不同的姿态,似乎早已预示着两个孩子不同的未来。著名教育家孙瑞雪曾说过:"一个正常的儿童,应该是沉静而安详。"

其实孩子对整个世界的认识还停留在很初级的阶段,需要比成人花更多时间去观察、感受,因此有时会"傻呆呆"的,也只是因为孩子进入了"沉思",在脑海中形成着属于自己对世界的认识与主见。

一个幼童若总表现的很机灵,那也许只是未经大脑思考的随机应答;

一个孩子若总表现的很成熟,那也许只是通过压抑自我童真而装出来的,为了博得大人称赞的假"成熟"。

杨沛宜当年只是一个因为爸爸喜欢音乐而喜欢唱歌,无意间得过几次歌唱大奖,而进入奥运开幕式选拔名单的普通孩子,她只有一颗想要唱歌的心。

而早早就已经凭借电视剧、MV出道,背负着父母功利心的林妙可。她也许根本不懂"矫揉造作"到底意味着什么,却早在对大人们的察言观色中发觉到:

只有我这样摇头晃脑的说话,爸妈才会表扬我;

只有我这样嗲嗲的表演,观众才会为我鼓掌。

早在10岁时,她就已经形成如今这种摇头晃脑回答问题的奇怪样:

在采访中被问及"是妈妈凶还是一起搭档的陈小艺(演员)凶",她似乎很清楚这个问题答不好会得罪人,而转而用摇头晃脑做掩饰。

最后聪明的选择了反问"你觉得呢"

这个两不得罪的答案

林妙可在成长中总是满是顾虑与模仿,与其说林妙可"作",不如说这是她从小到大在镜头前学会的生存方式。

在一味的讨好和察言观色中早早成熟,成为了一个满足大众人晚会式审美的童星,而根本没有机会去了解自己,成为自己。

这种失去自我,甘当傀儡的最大恶果就是令孩子失去创造力与独立性:

在她16岁参加的一场去澳洲做交换生的真人秀中,她完全不像一个见过大场面的孩子,只会问对方一个小学式的"你最喜欢的颜色"的问题。

紧接着就是无话可说,尴尬傻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