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农户家中惊现圣旨 距今568年已传19代

2017-02-21 14:23:02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原标题:农户家中发现圣旨揭圣旨内容及背后故事

近日,河北一农户家里就有一副圣旨,而且距今568年,是明英宗于正统十二年(1447年)时的圣旨。

文保部门认为这道圣旨真实记录了我国封建社会的推恩制度,对于研究明前期社会文化具有很高的史料参考价值。

农户家中发现圣旨

农户家中发现圣旨

河北省邢台市广宗县北塘疃镇小固堡村,一户姓郭的村民家中发现圣旨。

经过文保部门鉴定,该圣旨为明英宗于正统十二年(1447年)颁发给时任南京户部云南清吏司主事郭(王扁,音宾)之父郭士贤的,距今568年。

这道圣旨为青黄两色绢本,长1.92米,宽31厘米。右首绣有“奉天诰命”四字,左侧绣有“宣德二年”。开头为“奉天承运,皇帝敕曰”,内容用楷书书写,字体工整端正,行文简洁流畅。末端盖有皇家“敕命之宝”方形印章,颁旨时间为正统十二年闰四月二十日。圣旨全文共135字,字迹清晰可辨。

农户家中惊现圣旨 距今568年已传19代

农户家中惊现圣旨 距今568年已传19代

圣旨正文大意是南京户部云南清吏司主事郭(王扁,音宾)为国家出谋献策,效力任事,尽职尽责,所以朝廷对其推广封赠,以示恩典,使其双亲荣显,因此封赠其父郭士贤。

持有这道圣旨的郭姓村民今年已有76岁高龄。老人说,这道圣旨传了19代,接手时有棕色圣旨托架,平时放于托架,每年夏天晒一晒,它不仅记录着郭氏先人们的功绩,还是教育后人的重要题材。

农户家中惊现圣旨 距今568年已传19代

农户家中惊现圣旨 距今568年已传19代

圣旨“奉天承运”开头从哪个朝代开始?

在现代的古装剧中,无论明清还是汉唐,在宣读圣旨时大多是由太监宣读,而且开头常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其实这样的开头并非准确。在此次展出的圣旨中,大多为“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其中,“奉”字放第一行,“天承运”放第二行顶格,“皇帝制曰”放第三行。

据专家介绍,圣旨在措辞方面会因具体的内容而采用不同的措辞,比如有“诏曰、制曰、敕曰”等多种,其中“诏曰”是诏告天下。凡重大政事须布告天下臣民的,使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如皇帝嗣位、太子继位等。其格式:起首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开始,接叙诏告事由,最后以“布告中外,咸使闻知”或“布告天下,咸使闻知”结束。文尾书明下诏的年月日并加盖“皇帝之宝”。而“制曰”则是皇帝的德音下达,类似于嘉奖令之类的。而“敕曰”是告诫的意思。皇帝在给官员加官晋爵的同时要警告你不要恃宠而骄。

那么,圣旨是不是都以“奉天承运”开始呢?周庆明说,采用“奉天承运”为圣旨,是从明代开始的。之前,在唐代皇帝的诏书中,多采用“门下”两字,因为圣旨一般由当时的门下省审核颁发,如《肃宗命皇太子监国制》的圣旨,开头语便是:“门下,天下之本……”也有用“朕绍膺骏命”等词作开头语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圣旨开头语多用“应天顺时,受兹明命”八个字,以阐明天子的“正统”。蒙古族的最高天神是长生天,所以元朝时期的圣旨开头语一律是“长生天气力里,大福荫护助里,皇帝圣旨……”最早使用“奉天承运”作为圣旨开头语的,则是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刚当皇帝时爱用“参酌唐宋”,十多年后才换用“奉天承运”,之后就固定了下来。

农户家中惊现圣旨

农户家中惊现圣旨

原标题:农户家中惊现康熙圣旨300多年保存完好(图)

河北省临西县摇鞍镇东来寨村一吴姓农户家中,珍藏着一道清康熙二十三年九月二十四日颁发的圣旨原件,虽历经300多年的风雨沧桑,但保存基本完好。视频|康熙圣旨惊险农户家中300多年保存完好河北省临西县摇鞍镇东来寨村一吴姓农户家中,珍藏着一道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九月二十四日颁发的圣旨原件,虽历经300多年的风雨沧桑,但保存基本完好。

这幅圣旨材料为提花锦缎,整体底衬是纵横交错的云彩图,总长1.2米,宽0.31米,用汉文和满文两种文字书写,圣旨正文汉字部分用楷书书写,共计19行,325个汉字,满文部分共计23行。河北省临西县历史文化研究学者杨遵义介绍,这道圣旨是康熙帝颁发给时任四川重庆府南川县知县吴成龙和他的亡妻刘氏、继妻陈氏的。圣旨中,“雅擅才能”、“不忘顾复斯民之责”等文字,赞扬了吴成龙的办事能力,体恤民众疾苦的品质。同时,表彰了他的两位妻子优良的持家作风和传统,吴成龙和两位妻子分别被封为“文林郎”、“孺人”。由于吴成龙为官清正,后又升任蒲按州知州、刑部员外郎等职。据《吴氏族谱》记载,吴氏家族在清朝是当地的名门望族,在清早中期共有四世六人为官。

(责任编辑:丁勇 CN007)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