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王琪回家团圆:本想准备些土特产 只能下一次了(2)

2017-02-12 08:35:46    华商报  参与评论()人

机组人员特地给老人一行端上5个元宵,王琪老人拿起元宵给小孙女吃,小孙女对这个有点陌生,没有尝;老人拿起元宵,剥开包装纸,咬了一口说:“甜,很甜!现在的元宵比过去的好吃。”

他告诉记者,印度没有元宵,他上学时吃过元宵,到现在50多年了没吃过一口。王琪老人递给坐在前排的儿子一个元宵,儿子利索地吃了,儿媳也吃了一个。

回家太突然没来得及准备礼物

华商报记者问他:“您回家带礼物了没?”

王琪说:“太匆忙了,以前觉得回家是那么的遥远,没想到去印度外交部的时候,突然就说要回来。什么都来不及准备了,太快了!”

“本来想给小孩带一些印度的特产,只能是下一次了。”言语间王琪老人充满了遗憾。回来的愿望已久,没想到来得这么快,让人没法准备。

下午5时55分,飞机降落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一下飞机,当王琪老人刚迈出机舱时,国航西安营业部的工作人员给老人送上了鲜花和10个正宗的陕西肉夹馍。

华商报记者陈团结

18:10 抵达咸阳元宵节这天,老兵终于回来了

一把抱住哥哥嚎啕大哭

兄弟俩上一次见面是在1961年夏天,当时王琪在解放军青海某部队服役,之后兄弟俩便天各一方。所以这场等待了半个世纪的见面对于王琪和王致远两位八旬老人而言是多么来之不易。

“我们这就去接你”

得知王琪已从印度启程后,王琪的大哥、二哥激动得彻夜未眠,11日王琪的大哥一早上换了三套衣服,犹豫着不知道穿哪套去接弟弟。

下午2时许,在咸阳市渭城区一商务酒店门口,准备去接机的王琪大哥王致远和家人沉浸在深深的喜悦中,在王琪登上飞往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的飞机时,王致远目不转睛地盯着手机屏幕,听到弟弟在视频那头说“哥,我上飞机了”,王致远开心地笑了起来,他对着屏幕大声说:“好,我们这就去接你!”

到达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贵宾候机室内,84岁的王致远老人很安静地坐在一个角落里等候弟弟王琪的归来。

由于航班延误,一旁的亲属不时安慰老人再耐心等会。对于别人的劝慰,老人都会微笑着答复说:没事没事,50多年都等过来了,不急着一时半会。

“我以为这辈子再也见不到你了”

晚6时10分,围满了记者和各方人士的贵宾厅突然一阵骚动。在侄子王英军等亲属的簇拥下,满头华发的王琪踉跄着走了进来。没有经任何人介绍,王琪就和迎上来的哥哥王致远紧紧地拥抱在一起。随后是压抑而感人的嚎啕大哭声……

84岁的王致远一边抚摸着弟弟王琪的头发,一边哭着喊道:“我以为这辈子再也见不到你了!”80岁的王琪此时就像一个受了委屈的弟弟,他紧紧地抓着哥哥的肩膀,抽啜着说不出话。

俩兄弟抱头痛哭足足一分钟后,王致远这才松开弟弟,一边抹着眼泪一边给王琪介绍旁边的另外两个弟弟和两个妹妹。每介绍完一个,几兄弟都会抱头痛哭。

媒体记者动容“我知道那是真的感情”

74岁的王顺是王琪的大弟。当从媒体上看到王琪说回家后最想吃一顿手擀面的消息后,昨日一大早他就让老伴把厨房收拾得干干净净,然后和好了面,分别切成宽细不同的品种。他说如果哥哥当天回老家,就一定要亲手端给哥哥吃。

王顺说他15岁的时候哥哥王琪已经在西安工作了。有一次他去西安,哥哥让他给家里捎一些行李衣物。结果由于自己的疏忽大意,东西在火车站被贼偷了。自己吓得不敢回家,后来哥哥知道后摸着他的头说“东西丢了不要紧,只要你好好的,哥一辈子都高兴”。“这句话我记了60年!”王顺对记者说。

现场,王家兄妹相拥而泣的哭声感染了好多工作人员和媒体记者。一位机场工作人员感慨地说,看到这样的场合,他才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悲欢离合。

随王琪老人一起从北京回西安的一位媒体记者说,飞行途中许多年轻人都睡了,但老人一直兴致勃勃,不是翻阅杂志就是在看报纸,但感觉还是比较淡定。没想到见到久逢的亲人后会哭得如此悲恸,“我知道那是真的感情”。

华商报记者李勇钢杨皓摄影邓小卫

老兵小记

1937年

王琪出生于乾县薛录镇薛宅南村。弟兄5人,两个妹妹

1958年前后

被当时的陕西省体委“招工”去专门打篮球

1960年

参军入伍

1961年

母亲和大哥去青海军营看望他,此后一别56年

1963年初

年仅24岁的工程兵王琪在中印边界地区的树林中迷路,后被印度军方以“间谍罪”关在监狱7年

1969年

获释之后被送到中央邦一个偏远村落

1975年

跟一位印度女子结婚,之后生育两子两女,大儿子28岁时患病身亡

1983年

母亲去世

1986年

终于通过信件联系上咸阳家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