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一个人,一个村,和他们正在实现的小目标(3)

2017-01-31 15:28:05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参与评论()人

“今年清明前后几天,我们就开始富硒米第一造插秧了,这里,这里,那边,全部都是富硒米。”陆修其指着稻梗田认真地说明着,就像希望罗伟能看到一样。

在水秀村,罗伟的勤跑很出名。为了动员村民参加合作社,他挨家上门解说不知跑了多少回。而罗伟的勤跑,也很走心。“他真正把村民当成自家亲人来对待,暖心。”村民这样评价罗伟。

黄振才老人清楚地记得罗伟曾经一个月往他家跑11次,还拍着胸脯对他说,“学费的问题我来想办法解决,实在不行我自掏腰包也要支持孩子上学。”

当时,黄振才的孙女小霞读书用功,考上了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成为家族里第一个大学生,给贫寒的家庭带来巨大的荣耀,但昂贵的学费让一家人陷入无限的窘迫。小霞一度因为学费问题想放弃读书,到广东随父母打工,赚钱给姊妹们继续读书。

是罗伟说服了她和家人,并让一家人把好事落到好处。罗伟为了做好扶贫手册,办理助学贷款,周末都来村里填表,跑政府、信用社。在罗伟的帮助下,小霞办理了助学贷款,完成了她大学梦。

黄振才告诉小孙子,照片里的伯伯是全家的恩人,没有他,姐姐和他都没办法读书。

而在罗伟生命的最后一刻,紧紧拽在手里的公文包,就装着黄家办理贷款的资料。“出事的那天一大早他给我打了电话,说早上在乡政府开完会就到我家,告诉我扶贫手册办好了,谁知道这竟然是罗指导员给我的最后一个电话。”黄振才老人颤抖着说,“今年春节,我们还想请他过来坐坐,吃一餐饭,好好感谢他,真是好可惜、好可惜。”

懂事的小霞,在寒假回家的时候,特意为罗伟带回来一份特别的“礼物”——她用手机拍下了自己的第一份大学成绩单。她说,“这是我大学第一张成绩单,虽然不是最好的成绩,但是我还是想拿他看的……”

黄海霞在罗伟的帮助下顺利入读理想的大学,她给党员服务队员们看第一个学期的成绩单。

而与罗伟有着约定的孩子,不止小霞。据统计,罗伟先后组织与2户贫困户、5名贫困学生建立结对子,号召群众捐赠助学,助寒门学子完成学业。

罗伟还与水秀小学的孩子们约好:去学校给大家上一堂安全用电课,带着大家在校园里种树,帮助孩子们换掉破旧的课桌椅。

然而,还未成行,罗伟就骤然离世——这个约定还能实现吗?

接过棒还有21户没脱贫

“罗伟回来了?”

那天,听闻这个消息,又望见村头一抹熟悉蓝色工服,水秀村的村民们纷纷放下手中的活,围拢过来。

来的,不止一个人,而是一支队伍——“罗伟党员服务队”,接过罗伟手中的接力棒,是桂平供电公司的薛振华。他们完成了罗伟对水秀小学未完的承诺:上一堂安全用电课,在校园里种树,更换破旧的课桌椅。他们16次深入水秀村开展志愿活动,为水秀小学捐赠了新课桌椅200套,赠送书籍350本,栽种树木18棵。

罗伟的未完成的约定,已经被更多的南方电网人继承。

“不知不觉他走了四个月了,我都习惯在村口看见他下中巴,老是背着那个重重的包不离身,”村委妇女主任梁冠凤是一个感情细腻的人,她说,“水秀小学里的树越长越茂盛,看到庇护孩子们的树荫,我们想起他,看见孩子们快乐的读书,我们想起他,在用电的时候,我们想起他,在稻谷丰收的时候,我们想起他,真的非常、非常谢谢他。”

关键词:实现目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