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日,中国正式终结了实施35年的独生子女政策,步入“全面两孩”时代。如今“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已满一年,但是,全国妇联日前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一半以上的一孩家庭没有生育二孩的意愿。
二胎生育意愿这么低?
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检测协同创新中心从2016年4月开始历时半年,开展了“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对家庭教育的影响”调查。范围包括北京、辽宁等10省(区、市)的0到15岁儿童的父母。
上图可见,一半以上的一孩家庭没有生育二孩的意愿,据悉发达地区尤为突出。
由于生育成本、经济负担、照料负担等问题,相当一部分家庭存在“不敢生、不愿生”的现象。
报告对已经生育了二胎的家庭也做了调查,生二胎的动机主要是“家庭的快乐与完整”、“陪伴第一个孩子”和“想要儿女双全”等。
生育二胎之后的烦恼也接踵而至。目前超过50%的二孩家庭对两个孩子的养育存在新的困惑:
生二胎有多纠结?
如此看来,指望“二胎”在短期内改变中国的人口结构,似乎并不太现实。在实际中我们也确实没有感受到“二胎生育潮”的汹涌,尽管医院妇产科常有二胎妈妈出现,但“二胎纠结”一直没有停止过。
从媒体报道来看,生二胎面临着医疗、教育、就业、养护等各方面的压力。
网络舆论中既有“二胎保卫者”,也有“二胎抵触者”。不生二胎的原因也更加情绪化:
考虑到生产的痛苦,不愿再冒险
没人带孩子,养育太累人
家庭生活面临更多风险
家长偏心,不愿悲剧重演
最终,舆论尝试将生育权交给母亲:
阻力究竟来自“条件”还是“观念”?
对于许多有生育意愿的普通家庭来说,最烦恼的还是“经济条件”,但“二胎”并非有钱人的特权,随着生育政策的挑战,近年来各地也纷纷出台配套措施,目的就是为了尽量解决一部分困难。
目前来看,各地政府主要从生育保险、产假、医疗卫生等方面来为“二胎”提供更为方便的条件,未来还期待政府在教育、养护、产后就业等方面提供更多保障。
“二胎政策”的阻力除了“经济条件”,还有现代人的生育观念、养育观念。从“独生子女”到“全面二孩”,国人的生育观念也逐渐从禁锢走向开放。不过,在更加崇尚自由和人权的今天,人们对于生育权的看法也更加多样化,而不是像以前一样只有一个标准。
生育方面,如今的人们更愿意自愿的选择生育,而不是受政策、道德以及条件的限制。
养育方面,如今的家长都倾向于“精养”,而不是“散养”。
平心而论,相比解放初期,我们如今的生活条件、社会条件已经好了不止一万倍,当初的人们都敢生五胎六胎,如今的人们却连二胎都畏首畏尾,可见“观念”的影响不可小觑。政府可以在配套措施上尽量完善,甚至出台鼓励政策,但是人们的生育观念更多的受个人价值观的影响,如何改变人们的观念,还需良策。
(东湖大数据交易中心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