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专访用棉签吃饭网红医生:不怕被质疑“作秀” 想澄清并非每餐都用棉签
近日湖南一名外科医生火了,他的一张用棉签当筷子吃饭照片在朋友圈热传,被网友称为“棉签哥”。
“外卖小哥送饭没给筷子?”,“家属只记得做美食不记得放筷子?”,“又是在作秀吧,有没有真才实学?”……成为新晋网红的同时,揣测和质疑随之而来。
8日,照片主人公周建波接受了《法制晚报》记者专访,称第一次还真是老婆送饭忘了放筷子,没办法就只能用棉签将就了。
棉签吃饭只为锻炼手指灵活性
“有没有真才实学不是我本人说了算,病人的口碑、业内的认可经得起大家的追问。”41岁的周建波,是湖南省人民医院手术部副主任医师。他笑言,最开始仅是同事朋友圈发发照片好玩,也没想到有一天这张图能上到人民日报新媒体要闻头条、新华社海外媒体。
他告诉记者,到现在没看过网上的评论,也不会去看。不过,今天必须借《法制晚报》澄清一下,并不是两年来每天每餐都用棉签吃饭。
周建波说,只要用棉签吃饭有用,他还会坚持,希望大家围观之余,能看到更多医生在为提高业务能力默默努力,对医生多点理解,多点信任。
意外走红
平时寡言如今更不知怎么张口 老婆“不鼓励不反对”
《法制晚报》:您知道自己现在是网红吗?
周建波:知道。我本来是个不爱说话的人,一下子火了,更不知道怎么张口了。
《法制晚报》:什么时候感觉出来的?
周建波:大概是前天吧,很多长沙本地和省里的报纸电视台找来,每天电话短信也很多,朋友圈关于我的新闻都刷屏了,一些同事同学也发微信来问。
《法制晚报》:这张用免签吃饭的照片怎么传开的?
周建波:差不多一周以前,中饭时候同事觉得好玩就拍照发到了朋友圈,开玩笑说给我宣传宣传。
《法制晚报》:他们觉得和平常的你不一样吗?
周建波:我平时在各种圈子都是话很少、很沉默那种,很低调。他们可能觉得周建波怎么能成网红,不太确定。
新京报:你家人怎么看?
周建波:之前在单位内部传,老婆肯定不知道。但是如今网上关于我的消息太多了,她也看到了。老婆的态度是“不鼓励不反对”。
《法制晚报》:成网红是什么感觉?
周建波:其实还好,谈不上网红,到现在我也没转发过任何一条关于自己的报道,觉得这是我锻炼提高自己的方式,没什么好好奇。就是见到一些熟人会觉得不好意思,大家一见面就拿这个事调侃。
《法制晚报》:对生活有什么影响吗?
用针线缝葡萄皮
周建波:影响也还好,我还是干我自己的事情,只在空出来的时候接受一些媒体采访。相信这是对医生比较正面的报道,所以愿意多说一些。
纯属巧合
手术后没筷子棉签凑合 借助法晚澄清“网传”
《法制晚报》:怎么想起来拿棉签吃饭?
周建波:最开始是有时手术后吃饭,发现没有筷子了,就会用棉签凑合着吃。后来发现棉签很细,夹菜时需要掌握一定的力度和技巧,和手术用的小钳子长短、粗细差不多,久而久之发现,手指的灵敏度还是能够得到一定程度提高,于是便一直坚持了下来。
《法制晚报》:看网上说您这么吃饭坚持了两年?
周建波:这个说法有误,今天必须借《法制晚报》澄清一下。并不是两年来每天每餐都用棉签吃饭。回家都是用筷子的,早餐晚饭也是用筷子的,只是工作日的午饭一般用棉签练练手。
《法制晚报》:什么时候开始坚持的?
周建波:差不多是2014年的10月开始用棉签吃饭,到现在差不多两年。周一到周五工作日,五天一般能有三几天用棉签吃中饭。也就是说,一周用三次左右。之前网上那个稿子我也没看,很多细节错误后来才看到。
《法制晚报》:用棉签吃饭会不会太慢耽误事?
周建波:不会。刚开始的时候可能有点慢,要一个小时,但很快就熟练了。现在时间和普通人差不多,10分钟能解决,夹萝卜丁、蒜末都完全不成问题。
《法制晚报》:那你现在是有筷子也不带?
周建波:差不多。其实有两个情况必须说明一下,第一办公室手术室也没有好的地方放筷子,拿来放那种环境也会觉得不卫生,棉签能解决不是更好嘛;另外现在也习惯用棉签了,还是要坚持自己喜欢做的事,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提高、去锻炼。
“我敢说从业15年来 没有出过任何一起医疗事故”
《法制晚报》:用棉签当筷子,确实有效果?
周建波:作为一名外科医生,手是眼和脑的延伸,手指的灵活性对于手术的精准度尤为关键。在我们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大部分都在显微器械下工作,在这样的敏感部位精准度要求就更高了。
在鼻内镜鼻窦手术操作中,处理额窦病变在0度鼻内镜下容易遗漏,导致复发,疗效欠佳。如用70度内镜操作,则可达到直视下处理病变,做到彻底治疗。而70度内镜的操作不是每个鼻科医生都会娴熟地做到,这个我就能。
效果也还是有的,我敢说从业15年来没有出过任何一起医疗事故,医患关系在我这里也还是很不错的。
《法制晚报》:听说您还会在葡萄上穿针引线?
周建波:这个其实是借鉴腹腔镜手术医生的岗前培训内容,他们在拿到上岗证之前,都会有剥葡萄、缝葡萄的练习。用葡萄进行缝合训练,不仅考验缝合技术,还节约成本,训练效果也很好。
《法制晚报》:为了练“手活”,您这里还有其他“怪招”吗?
周建波:一般工作休息的时候都会练练手脚,比如同侧手脚向不同方向旋转,周末会尝试各种球类运动。
《法制晚报》:科室内部其他医生也会有一些“怪招”练手吗?
周建波:这个我不太清楚,每个人都有自己锻炼提升技能的小招吧。但是对于医科从业人员来说,这些普通人看起来很怪的招太多了,拿棉签当筷子也算不得什么。本科阶段我就尝试过各种动物标本解剖。
《法制晚报》:医生工作本来就很繁重,你还用这种方式坚持自我提升。
周建波:我75年的,今年41岁。年纪不算大,但是参加工作15年。现在医学知识发展很快,医学的概念也是不断更新,每个医生都应该对自己有高要求,只有保持学习和进步的态度,才能对自己、对技能更加自信。
针线活、缝葡萄皮、手指操都只为提高手术技艺
回应质疑
不怕被质疑“作秀” 病人口碑才是医生的价值体现
《法制晚报》:现在网上肯定的声音很多,质疑作秀的也有,你怎么看?
周建波:我到现在没看过网上的评论,也不会去看。但也能收到一些反馈。一些高中、大学的同学发短信来表示佩服和赞赏,一些病人朋友也打电话发短信来夸我。
我觉得不管怎样,只要我的出发点是好的,就不怕一些人的质疑。我是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提升技能,更好服务病人,这不会有错。我这次愿意站出来接受这么多媒体采访,也是希望通过我这个窗口让更多人看到和相信,绝大部分医生都在很努力提升技能,和业务能力要相信医生的职业素养。
《法制晚报》:最近成都一所三甲医院的医生晒出万元羽绒服引发争议很多,就现阶段医生的工资水平,您怎么看?
周建波:这个我觉得还是因人而异。现在社会很多人的家庭收入也不全来自工资,可能他们家庭情况好,还有更多更贵的物品呢。我只能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行为方式,看这个医生好不好,看他在病人那里的口碑就行了。病人口碑才是医生的价值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