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思的是,由于孩子要和妈妈睡,有1/3以上的爸爸因为“床太挤”、“跟孩子一起睡不好”等原因,选择长期睡书房或客房。这对夫妻关系也是一大考验。
答疑1
什么时候分房合适?尽量不超过4岁
胡萍说:“我建议在孩子2岁的时候就可以尝试分房间睡,最好不要超过4岁。孩子越大,这个过程就越困难。”
她详细解释:“西方很多孩子从出生后,就独立一个房间睡,在国内这不太现实。我建议孩子从小和父母一个房间,但独立睡小床,可以让孩子和家长都休息好,也有助于孩子培养良好的睡姿,同时也能有独立的意识和感受。”
答疑2
孩子会缺乏安全感吗?这个没问题
这么早分床睡,孩子会不会缺少安全感?现场有妈妈关心:“我觉得孩子跟谁睡就和谁亲,单独睡了,会不会和我以后不亲了呀!”
“孩子的安全感不是靠和父母一张床睡觉建立的,更多的靠白天。给予孩子足够的照顾,足够的尊重和关爱,及时给孩子回应就够了。”胡萍说,我们调查过,孩子一开始害怕分床睡,主要有两个担心,一是爸爸妈妈是不是不要我了,二是醒来会不会就我一个人了。只要在这个过程,家长不忽视孩子,孩子会发现,只是换个房间睡觉而已,爸爸妈妈还是很爱我,家还是那个家,也就能学着去适应,去接受。
“从在妈妈怀里喝奶,到离开妈妈的乳房断奶,到离开房间一个人睡觉,到离开家去上幼儿园……孩子的独立自主意识就是这样一步步培养起来的。这个过程,不是去破坏孩子的安全感,而是让孩子构建起更好的安全感。”
答疑3
孩子哭得很可怜怎么办?态度要坚决
“哭得实在很可怜,跟被全世界抛弃了一样。”几位家长都用了类似的描述。因为不舍,分房睡往往在一周内宣告失败。
“一般来说,3天内,孩子就要跑回来和父母睡,这很正常。”胡萍说,父母要做的是,态度一致且坚决,跑回来,马上抱回去,适当给一些安抚,父母回自己房间。
她建议:刚分房,可以多陪孩子一会,直到入睡再离开。过一周左右,和孩子说好,妈妈陪你半小时。慢慢缩短时间。
一个妈妈,为分房睡弄得近乎崩溃。孩子一晚上跑回父母房间20多次。最后,她选择的办法是,请了长假。第一周,一晚上抱回去20次;第二周,一晚上多则抱回去十来次。当她近乎崩溃且打算再续假的前一晚,孩子已经能独立在房间睡得安稳了。
支招
不要询问直接通知
有的年轻家长,分房前,会和孩子沟通:“我们分房睡,好不好?”
对此胡萍却持反对意见:在这件事上,尽量不协商,只沟通。如果问“好不好”,大多数孩子会本能地反对,反而被动。
父母可以提前半年左右,平和地告诉孩子:“你长大了,过半年要一个人一个房间睡。你想怎么布置房间呢?”
这样,孩子可以提前憧憬“我要有自己房间”的喜悦,而少了“爸爸妈妈不和我睡”的伤感。
支招1
孩子的房间他做主
昨天,记者也询问了几位短时期内做到成功和孩子分房睡的家长,他们提到一个窍门———孩子的房间由孩子做主,参让孩子与布置的过程。
女儿在宁波高新区实验小学读二年级的吴女士在女儿5岁时就在一个星期内成功分房睡。“她一直想要个公主一样的卧室。我就答应,她睡自己房间的话,就可以。整个房间,按她的意愿布置成公主的卧室,处处都是粉色,她很享受。”
支招2
分房最好有个仪式
“跟孩子分房睡,我建议最好有个仪式感。”胡萍说,如果赶上生日最好,让孩子自豪地觉得,长大了,才能够独自睡。如果不是生日的话,也可以买个小蛋糕之类庆祝下。
胡萍也建议,尽量别把断奶、入园、入学和分房睡一起进行,以免加重孩子的分离焦虑,一样一样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