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系列数据,印证了中国生态保护和大熊猫保护工作有力有效,秦岭大熊猫种群总体状况稳定、富有活力。
下调受威胁等级让大熊猫面临很多生存挑战
“根据‘四调’结果,大熊猫保护工作总体情况是好的,但因此就下调大熊猫的受威胁等级,我觉得有欠考虑,盲目乐观是要不得的,那会让很多潜在风险被忽略。”党高弟说。
党高弟在佛坪保护区从事大熊猫保护工作31年,他说。大熊猫成长的不同阶段都有天敌,金雕、黄鼠狼、豹猫等袭击熊猫幼崽和年老体弱者;大熊猫发情期“比武招亲”的求偶方式,导致雄性大熊猫常在争夺配偶的打斗中受伤甚至被打死;大熊猫高度特化的食竹生活习性,导致营养缺乏身体衰弱,牙齿过早磨损、机能退化;蛔虫病也是导致大熊猫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他们在野外抢救的27只大熊猫,每一只都有蛔虫病。加之自然隔离和人类活动,大熊猫栖息地破碎化形势严重,虽然采取架桥梁、打隧道、建涵洞、移民搬迁等方法,有效减少了大熊猫种群交流的隔离带,但仍给大熊猫的生存造成一定影响。
佛保局公众教育科主任何少文表示,大熊猫野外繁殖的低生育、低成活状况,也是面临的诸多生存挑战之一。大熊猫发情期很短,一年内雄性大熊猫约持续30-40天,雌性大熊猫能成功受孕的却只有几天,在野外环境中,雄性大熊猫要在很大范围内寻找雌性大熊猫,多只雄性大熊猫还要激烈打斗争夺交配权,体力消耗大,要很好地把握在发情期内顺利交配且成功孕育小宝宝,困难重重。秦岭大熊猫约3-4年为一个繁殖周期,一只雌性大熊猫在3岁后逐渐性成熟,一生能繁殖四次就不错了,每胎产1-2仔,如果产下两仔,雌性大熊猫常会把其中一仔遗弃,同时抚育两仔很难成活。
陕西4小种群有较高生存风险
大熊猫保护“爱心”应升级
国家林业局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在得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给大熊猫保护等级“降级”的消息后表示,作为大熊猫保护管理部门,着眼于实际工作情况和保护形势,他们认为大熊猫仍然是濒危的物种。从目前来看,大熊猫所受的威胁及濒危状况仍然不可忽视,如果降低其保护等级,保护工作出现怠慢和松懈,大熊猫种群和栖息地都将遭到不可逆的损失和破坏,已取得的保护很快就会丧失。特别是部分局域小种群随时可能灭绝,因此继续强调大熊猫的濒危性并不是危言耸听。
国家林业局还在声明中提到:“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未来大熊猫赖以生存的竹林中有三分之一可能会消失,将对大熊猫的生存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佛保局高级工程师曹庆认为:“认识一个物种真实的生存状态,应该更多地以野外种群生存繁衍状态来衡量,保护大熊猫,爱心应升级!”曹庆说,“四调”结果显示大熊猫种群数量增长这是事实,但只是表象,有赖于高科技,每年都有人工繁育的大熊猫呱呱落地,至2015年底,仅四川人工圈养的大熊猫总数已上升至364只,这的确令人欣慰,但也影响了世人对大熊猫野外种群真实生存状态的了解。野外大熊猫种群没有那么幸运,它们的生存依然威胁众多、困难重重,对大熊猫依然要加强关爱。
“四调”结果显示,大熊猫仍有43.86%的栖息地、24.06%的种群在自然保护区体系外。陕西境内6个大熊猫局域种群中,有4个小种群面临较高的生存风险,尤其是有3个数量少于10只的局域种群。栖息地斑块较多,部分斑块质量较差,斑块之间隔离严重,局域种群的联通和小种群的复壮还面临很大挑战。
“把大熊猫‘降级’,只是简单的定位,没有全面考虑大熊猫的种群、栖息地、自然灾害等情况,草率降低大熊猫的保护等级,会导致大熊猫种群和栖息地遭到难以弥补的损失和破坏,丧失取得的保护成果,特别是部分局域小种群随时可能灭绝。”党高弟这样分析道,大熊猫作为旗舰物种,把大熊猫保护好了,其他的物种也会得到很好的保护,这也是珍爱我们人类的生存环境。
“大熊猫还面临着诸多生存挑战,远远未到可以让我们松口气的程度,作为一线工作者,我们还是会一如既往地全身心投入保护工作,以前怎么做,以后还是怎么做。”党高弟说。通讯员 吴燕峰 华商报记者 袁小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