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故宫有关专家介绍,菊花原产中国,以花形多变、色泽艳丽成为我国的代表花卉品种之一,在三千年的栽培历史中,逐渐形成了养菊、赏菊、品菊、咏菊、画菊的“菊文化”。汉代已有家栽菊花,晋代菊花广泛栽植于庭院中,唐代菊花传播至国外,宋元时期养菊技术飞跃发展,至清代,菊花品种发展到200余种。在传统文化中,菊花与梅、兰、竹共称四君子,深受世人喜爱,成为高洁的象征。我国菊花产地众多,其中开封自宋代起即成为菊花培育中心,乾隆南巡开封品赏菊花时曾写下“枫叶梧青落,霜花菊白堆”的诗句。明清时期,菊花在紫禁城中作为宫廷花卉的一种供帝后、妃嫔欣赏。清宫养殖花卉的地方为西华门外西苑门迤南的南花园,康熙时期逢九月菊花盛开,即由南花园进献各种菊花摆放于内廷各宫殿,晚清时期,养心殿庭院则陈设大量精品菊花。
精品文物“传承”菊文化
千百年来,菊花不但以其轻身延年之功效,而被赋予长寿之寓意,更因其傲霜晚香的品格,而博得花中君子之美誉,人们用文学、书画、工艺等各种形式去表现、歌颂菊花。
为进一步传播中华“菊文化”,故宫博物院配合此次花展从院藏菊花题材文物中择其菁华,于永寿宫及延禧宫举办“故宫博物院院藏菊花题材文物特展”,展览共展出文物215件(套),至11月27日结束。
此次永寿宫展厅分为活色生香、花姿叶态、簇瓣攒英、秋卉盟主4个单元,分别展示以写实手法表现菊花、以图案化方式表现菊花,采用菊瓣式造型从不同层面反映菊花文化的器物类文物,其中包括北宋定窑白瓷模印缠枝菊花纹斗笠碗、永乐剔红菊花图圆盒、乾隆御题痕都斯坦青玉菊瓣盘、清象牙编嵌染牙兰菊纹团扇等众多文物精品。所展器物装饰手法变化多端,既有简净单纯之美,亦有装饰繁缛之例,可谓尽显菊花婀娜多姿的仪态与神韵,堪称菊花的艺术世界。
延禧宫展厅分写生求真、菊沁衣香、咏菊抒怀、写意传神、工笔写生5个单元,主要展示以菊花为题材的明清书画及丝帛文物,包括祝允明《行书菊词》札、陈道复《秋菊图》扇页、恽寿平《山水花卉图·菊花页》册、光绪绿色缂丝水墨菊花纹对襟马褂等精品。这些文物中的菊花形象或形简意足、笔墨疏放,或端庄古雅、色泽浑厚,充分体现了菊花清隽高雅的姿韵,使观赏者在得到美之享受的同时,也陶冶了情操志趣。
“东方维纳斯”首次“进宫”展出
除了此次的菊花展,十一期间,“梵天东土并蒂莲华:公元400-700年中国与印度雕塑艺术展”也震撼展出。中国9省(区、市)以及印度5省市的175件文物雕塑精品力作,在故宫博物院号称“地上天宫”的午门展厅与观众见面。其中,因动人心魄的美感被誉为“东方维纳斯”的青州佛造像将首次在故宫展出。
此次展览展品由中、印35家文物单位共同提供,如此大规模的合作办展前所未有。其中北京、山西、陕西、河北、山东、河南、四川、甘肃、新疆9个省(区、市)26家文物单位提供了119件组雕塑藏品,印度新德里、北方邦、古吉拉特邦、拉贾斯坦邦、马哈拉施特拉邦5个省市9家文物单位提供了56件雕塑藏品。这些精美的雕塑作品不仅展示了中国东晋十六国、南北朝至唐初佛教雕塑艺术与印度笈多艺术、后笈多艺术的辉煌灿烂,同时也见证了中印两国文化艺术交流的源远流长。
青州佛像引人关注
1996年发现的山东青州龙兴寺窖藏佛教造像是上世纪中国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出土的数百件石雕彩绘贴金造像包括佛、菩萨等题材,绝大多数是北朝晚期,即公元6世纪的作品,因其动人心魄的美感被誉为“东方的维纳斯”。近20年来,国内的青州佛像研究者发表了大量学术论著,形成了中国考古学和古代艺术史研究的一个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