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还记得,修路前有人表示会支持他,等到真拿钱的时候一个子都没出,“拿钱就疼得很”。
两年前,山东当地一家报纸报道了他修路的事。他把报纸复印了二十几份,发给别人看。
村民付清莲说,他一个收破烂的能挣这么多钱,又盖房子又修路,“挺有本事的”“他是个好人”。
他当年带着积蓄回家盖房时,村里人也夸他有本事。二哥说:“有老婆有儿女才是有本事。”
让张德样心里不舒坦的是,修路这些年来,村里领导对他连一次“慰问”都没有。
如今,村里已经通了水泥路,张德样修得那条路显得不起眼了。路面上留着有车轮的印子,不时露出一段水泥和一截石头。当初他为了方便拖拉机掉头而修好的一块平地,也被大雨冲得坑洼不平。
村里有人说,他修路是做好事,但是就算他不修,村里也会修的。也有人说,他那条路“要是有20公分厚的水泥就好了”。
然而,张德样已经没有积蓄继续修路了。
去年,他自掏腰包2000多元,把一座题为“张德样为村民修路的感人事迹”的大理石碑,立在自己修的这条路与国家修的水泥路交界处。
碑文里出现了标点符号错误,但他只能认得出自己的名字,其他的字不怎么认识,“反正就是人家怎么报道的就怎么照着刻的”。他对这个比他高出一个头有余的石碑的期望是,能够100年都立在那里,让“山南海北的人都知道,回老家上坟的人都能看到”。
那条路的尽头,通往他自己的坟墓。
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他一字一字地向来自首都的记者复述了前一天晚上想出来的话:“省吃俭用,一心为公,为国家,为集体。”
“共产党让我到敬老院,有饭吃,有水喝,所以我永久下决心,让村中永久走好路。”
戳着采访本,他要求记下“张德样人老心红,为村民作贡献”这句话。
他最大的心愿就是,从中央到地方,那些“领导”和“手下”一定要“关怀下去”,“让老头合上眼”。
“请求领导对这条路永永远远地关怀下去。”他突然抬高了声音,狠狠地甩出一句:“村里要是不保护,我张德样都不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