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锻炼对健康有巨大的好处,包括降低代谢疾病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以及延长健康寿命等,所以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一步就是坚持规律有效的运动。
夜间健身是很多人的选择,但也有人顾虑,晚上运动到底好不好?尤其是熬夜后还坚持锻炼打卡到底是自律还是在“作死”?想弄清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先了解人体体内神奇的“生物钟”。
规律运动有助于
保持良好的身体节律
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研究“生物钟的分子机制——昼夜节律”的科学家。人类身体里有属于自己的“生物钟”,是一种关键的稳态调节因子,通过光刺激和非光刺激(食物摄入、温度和体力活动)进行同步,会影响和控制几乎所有的生理反应。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运动锻炼会对“生物钟”产生影响。运动是预防和改善慢性代谢性疾病的有效策略,其中运动带来的促进新陈代谢的效应是通过改变肝脏、脂肪组织和胰腺等组织器官的生理调节而发挥的。“生物钟”会控制不同时间点各个器官组织的工作效率,在一天之中不同时间进行不同的运动锻炼会对身体起到“加速”或“减速”的效果。因此,规律的运动锻炼对于保持良好的身体节律很重要。
△一天中不同时间的运动对底物代谢的影响可能不同
特殊人群运动时间不同
夜间健身通常是可以的
因为“生物钟”,不同人群或者基于不同目的而进行运动,选择的时间点会有所不同。比如,早上运动会降低一型糖尿病患者迟发性低血糖风险,早饭前运动能增加脂质氧化代谢效率;而晚上锻炼能帮助合并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帮助健美爱好者更好增肌,改善血脂等。
此外,性别年龄等因素也会影响运动效果,比如健康女性推荐晨练减脂,而健康男性晚上锻炼减脂效果更佳。
△早晨运动和夜间运动对代谢健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