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你在网上咨询的专家医生 可能是移花接木(2)

免责声明无效法院判决被告平台侵权

庭审中,被告辩称,平台免费为公众、医院和医生等用户提供网络服务,平台上发布的原告信息及问答内容是从网络上获取的,属于对公共资源的合理使用。那么,对于被告的辩护理由,法院又是否认可呢?

北京互联网法院法官郭晟:按照被告的说法,他们是随机从网站上搜索而来的,然后又把这些信息跟医院正规网站上的医生信息进行匹配,就形成了一个像模像样的问答。

被告表示,涉案平台进行了免责声明,提示了“网站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嫌侵权,请联系删除”,已经尽到了合理的注意义务。

北京互联网法院法官郭晟:确实有这么一个抗辩,但是我们认为只是你单方面的一个抗辩,不能够影响网站中已经发生的侵权事实。

法院经审理认为,涉案平台未经原告授权或同意,使用原告的姓名、照片及单位职称在网站上发布问诊答复内容,极易使不特定的公众误认为系原告本人在该网站提供问诊服务,在健康咨询服务中明显存在超出原告专长诊疗范围的内容及推荐特定药物的内容,易使社会公众对原告的执业水准及职业道德产生质疑,造成对原告品德、声望等的负面影响,应认定构成名誉权侵权。此外,被告某健康咨询服务平台未经原告同意或授权,冒用原告姓名在该平台上提供健康咨询服务,构成姓名权侵权。法院判决被告某健康咨询服务平台向原告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目前该判决已生效。

新闻链接:网上问诊咨询应注意些什么?

在互联网上进行远程问诊、咨询,已经成为很多患病人士的选择。但是,在选择问诊平台时,还是要注意甄别。因为并不是所有的远程问诊平台都是正规可靠的。就像本案中的平台一样,他们提供的所谓健康咨询问答来源不明,也并不是他们宣称的知名医生给出的,根本不具备参考价值。那么,在网上求医问药应该注意些什么?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