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藏在车棚里的“老炮儿”健身房,传承近40年

藏在车棚里的“老炮儿”健身房,传承近40年
2021-03-07 23:31:58 新京报

原标题:藏在车棚里的“老炮儿”健身房,传承近40年

二七厂退休职工徐伟来到12号居民楼南侧的车棚,拿出钥匙打开防盗门。穿过一个小厅,是一个过道。打开电灯,过道一侧的墙上一块牌匾一尘不染,上面写着“二七健身俱乐部”几个红漆大字。

收拾完毕,徐伟沏上一壶茉莉花茶,一边等着老伙计们来健身,一边给记者讲述健身房的前世今生。

收拾完毕,徐伟沏上一壶茉莉花茶,一边等着老伙计们来健身,一边给记者讲述健身房的前世今生。

摄影文字|新京报记者吴江

位于北京西南一隅,永定河西岸的北京二七厂,一排排模样相仿的居民楼顺着山坡而建。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国营厂矿企业几乎都有这样成排成行的居民楼,楼与楼之间的自行车棚也是标配。

时代更迭,当年曾经让不少人羡慕的居民楼如今黯然失色,车棚里曾经被主人擦得锃光瓦亮的自行车大多锈成了铁渣,无人认领。

二七厂退休职工徐伟来到12号居民楼南侧的车棚,拿出钥匙打开防盗门。穿过一个小厅,是一个过道。打开电灯,过道一侧的墙上一块牌匾一尘不染,上面写着“二七健身俱乐部”几个红漆大字。

再往里,豁然开朗,竟藏着一个一百多平方米的健身房。健身房墙上挂着“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大牌子,还贴满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健美明星的海报和健美杂志彩页。健身房中,各种老旧的健身器材散发着淡淡的铁锈味儿。

 “二七健身俱乐部”就藏在二七厂两栋居民楼之间的自行车棚里。

“二七健身俱乐部”就藏在二七厂两栋居民楼之间的自行车棚里。

创始人的大刀成为精神象征

徐伟是这里的负责人,他早来一步,准备整理一下健身房。

今年63岁的徐伟体格健壮,发达的肌肉把衣服撑得鼓胀起来,再加上莫西干发型,不禁让人想起上世纪九十年代街机游戏《街头霸王》中那个俄罗斯摔跤手桑吉尔夫。

63岁的徐伟和他的“老炮儿”健身房。

63岁的徐伟和他的“老炮儿”健身房。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健美运动随着改革开放进入国内。二七厂的体育明星张威在经过学习之后,在二七厂招徒授课,并于1984年创建了健身房。

生于1928年的张威在1956年参加北京市首届环城赛,获得冠军。徐伟指着北墙上一口大刀告诉记者:“这把大刀重45公斤,是张威老师当年在操场跑圈时用的配重。”

这张老照片拍摄于三十年前,图中前排左3是健身房的创始人张威。

这张老照片拍摄于三十年前,图中前排左3是健身房的创始人张威。

墙上的大刀是健身房创始人张威留下的纪念。

墙上的大刀是健身房创始人张威留下的纪念。

健身房几经易址,甚至一度无处安身,这把大刀却没有失传,成了健身房的精神象征。1997年,徐伟加入健身房。2014年5月,张威去世前拉着徐伟的手嘱咐说:“这个健身房,赶明儿你就管了。你得传承下去,不能丢!”

也就是在那一年,健身房搬到现在的自行车棚。这是一个临时建筑,房顶是一层木板,上面覆盖着一层石棉瓦,透过屋顶和墙壁之间的缝隙可以直接看到室外。健身房的北墙,是居民楼的地基护坡。

阳光从房顶的破窟窿里照射下来,照在徐伟身上。

阳光从房顶的破窟窿里照射下来,照在徐伟身上。

 健身房里空间局促,居民楼的地基护坡与晾晒在他们头顶上的衣服。

健身房里空间局促,居民楼的地基护坡与晾晒在他们头顶上的衣服。

虽然环境不太好,但大家自得其乐,从没停下健身的步伐。

一屋子健身器材大多数是自制的

徐伟开始热身,从屋顶破窟窿里穿过的阳光打在他身上,照亮了汗水蒸发后产生的雾气。

老伙计们陆续到了,他们大多都满头银发。

82岁的杨洪增是其中年纪最大的,依然能够做几组55公斤卧推。

82岁的杨洪增是其中年纪最大的,依然能够做几组55公斤卧推。

 71岁的刘宝利拄着拐杖走向健身房。他在七八年间经历了两次脑梗,也没有放弃锻炼。

71岁的刘宝利拄着拐杖走向健身房。他在七八年间经历了两次脑梗,也没有放弃锻炼。

 61 岁的赵树元年轻时当过兵,他的训练量比较大,练完之后没过瘾,还得加一段拳击。

61岁的赵树元年轻时当过兵,他的训练量比较大,练完之后没过瘾,还得加一段拳击。

70 岁的骨科医生高长友(中)退休后返聘继续坐诊看病,他来的时候穿着白大褂,锻炼完后再把白大褂穿上回去上班。

70岁的骨科医生高长友(中)退休后返聘继续坐诊看病,他来的时候穿着白大褂,锻炼完后再把白大褂穿上回去上班。

 53岁的刘洪涛(近)在锻炼臂力。

53岁的刘洪涛(近)在锻炼臂力。

和都市中的健身房里那些装备齐全、吃着营养蛋白撸铁的年轻人不同,“二七健身俱乐部”里的“老炮儿”们则穿着寻常便服,手上戴的是重工业风格的劳保手套,喝的是茉莉花茶和普通盒装牛奶。

重工业风格的劳保手套是他们的标配。

重工业风格的劳保手套是他们的标配。

 刘洪涛在锻炼之后用一盒牛奶补充体力。

刘洪涛在锻炼之后用一盒牛奶补充体力。

一屋子的健身器材,大多数是大家动手做的。对于在机车厂干活的工人们来说,既不缺材料也不缺技术,小菜一碟。

自制的卧推架,上面的垫子就是旧床单。

自制的卧推架,上面的垫子就是旧床单。

健身房里淡淡的铁锈味儿正是来源于此,那是没有上漆的自制健身器材被汗水侵蚀产生的味道。

想要长久存在的心愿

到了晚饭时间,一拨人回家吃饭,健身房迎来更多的人。

20岁的大二学生辛子豪是二七厂的厂三代,得空就来锻炼。在上高二的时候,辛子豪被肥胖困扰,曾在“二七健身俱乐部”锻炼过的父亲建议他来锻炼。经过一段时间的辛苦,辛子豪成功减掉30斤体重,从此和这个健身房结下不解之缘。

20岁的大二学生辛子豪和几位年轻的厂区子弟在健身房锻炼。

20岁的大二学生辛子豪和几位年轻的厂区子弟在健身房锻炼。

“健身房对学生、80岁以上老人和无收入来源的职工免费开放”,徐伟告诉记者,“健身房的运转依靠我们30多人每年每人交300块钱维持,每人每天的费用不到1块钱”。虽然透风漏雨,夏天热冬天冷,这个自行车棚里的健身房却是大家的宝贝。

老伙计们在健身房锻炼。

老伙计们在健身房锻炼。

一位老伙计提着鸟笼来到健身房锻炼。

一位老伙计提着鸟笼来到健身房锻炼。

徐促进今天看孙子,没时间锻炼。他来健身房和老伙计们唠嗑,顺便给孙子称一下体重。

徐促进今天看孙子,没时间锻炼。他来健身房和老伙计们唠嗑,顺便给孙子称一下体重。

 锻炼完之后,刘洪涛(右)和贺春生(左)在健身房“杀”上了象棋。

锻炼完之后,刘洪涛(右)和贺春生(左)在健身房“杀”上了象棋。

如今这个自行车棚里的健身房是大家的宝贝。徐伟和健身房的一众老人们对于接班人并不担心,他们忧虑的是这个自行车棚能不能继续使用下去,让这个有着近四十年历史的健身房长久地存在。

夜幕降临,“二七健身俱乐部”里的灯光透过墙缝投射出来,隐约还能听到大家健身时发出的声响。如果你只是路过,你不会注意到,二七厂两栋居民楼之间的单车棚里藏着的这个“老炮儿”健身房和在里面的“老炮儿”们。

图片均拍摄于2021年2月

(责任编辑:李皓 CN002)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