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这福分您保准能享上。”第二天一早,颐养之家的配送员胡祖老上门送餐,何菊仔打开饭盒,热腾腾的香气扑鼻而来,晶莹剔透的米粉浸在浓汤里,托着金灿灿的煎鸡蛋,筷子一拨,溏心汩汩。
如今,何老太再没为吃饭的事发过愁。在新余,像她这样行动不便、改由颐养之家送餐上门的老人共有1777人,全市136个配送点托起“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这样的暖心之举还有不少。按政策要求,配送员岗位的选聘,优先招录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何老太送餐的胡祖老就是其中一员。他的妻子患有小儿麻痹症,儿子先天残疾,一家人日子过得紧紧巴巴。2017年5月,潭江村颐养之家落成,胡祖老负责送餐,妻子在食堂帮厨,不仅发工资,还管一日三餐。
前些日子,何老太的儿子陈冬琴回家探亲,恰好胡祖老来送餐,小陈握着老胡的手连连道谢。老胡感慨道:“我过去多靠扶贫干部帮衬,如今能为大家做点事,心里高兴得很!”
“家庭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依托。”新余市委书记蒋斌说,新余全面推行“党建+颐养之家”,破解群众关切的养老难题,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实现了党的建设、社会治理和民生工作的同频共振。
近年来新余在全市范围内实施水库退养,就得到颐养之家老人及其亲友支持。水北镇琴山村村民邓火女就是一例,他主动拆除了自家网箱。
邓火女曾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妻子瘫痪在床,平时他一边照护病人,一边在水库搞网箱养鱼赚钱。2019年初,邓火女的父母从邻居处听闻市里开展水库退养,生怕儿子想不通。80多岁的老两口拄拐上门做工作:“我俩一天三顿全靠颐养之家,到点了饭送到嘴边,有个头疼脑热还给发药打针,这才没给你添累赘……”不等老两口说完,邓火女表态:“我拆除网箱,您二老放心。”
后来,村里帮邓火女联系承包山地种柑橘,今年即将挂果。目前,水北商会已与他达成初步意向,拟采购柑橘供应给颐养之家。邓火女干劲更足了,一得空就往果园跑,除草松土,修枝剪叶,打理得格外细致。
在新余,这样的故事还有不少。近年来,新余市开展了一系列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山塘水库退出承包养殖,畜禽养殖场关停改造,废旧房、违建房拆除等,得到大量颐养之家老人家庭理解和支持。
《人民日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本报北京11月21日电(记者李昌禹)记者日前从全国农村养老服务推进会议上获悉: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已有养老机构2万多家,养老床位194万多张,全国388万城乡“三无”老年人纳入特困供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