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围绕老年人需要进行适老化改造(帮助老年人融入智慧社会③)(4)

围绕老年人需要进行适老化改造(帮助老年人融入智慧社会③)(4)
2021-02-02 06:41:00 人民日报

“我的就餐账户是我儿子定期在给我缴费,我只要人过来刷脸吃饭就行了。”华老伯笑着说。他取回支付终端“吐”出来的一截小票,一边吃着饭,一边研究小票上的明细,确认支付金额和余额没问题。街道社区服务办老龄干部袁媛说:“支付形式改进了,但考虑到老人家多年的消费习惯,纸质小票我们依旧保留了。”

刷脸吃饭,背后依托的是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以及物联网等技术。“整个街道3万多名60岁以上户籍老人的基本信息都在系统里,每日的菜品信息也会实时更新。系统试运行以来,我们收集了大量老人的饮食偏好信息,不断调整菜单,真正把就餐这件事服务到老人们的心坎儿里去。”负责为老服务中心大数据改造的场鲸科技负责人胡瑛说。

“人工智能+养老”的场景不只应用于此。华老伯回忆,有一天他拎着打包的饭菜准备回家,被活动室的一场象棋比赛吸引了。回过神来时,手里的打包饭菜不见了。为老服务中心的小楼占地面积虽然不大,但小房间众多,华老伯腿脚又不好,一时不知从何找起。

得益于这栋楼里的63个智能摄像头,工作人员在系统中很快调出了华老伯在楼里的动线图,共13个点位,每个点位都有一张即时图像,用时1分钟就找到了遗失的打包盒:原来华老伯中途上了个厕所,把饭菜落在了过道的置物架上。

截至2019年底,长宁区60岁以上户籍老人占总户籍人口38%。2019年,全区上线了智慧养老大数据平台,各街区也结合自身特色,上线了各类智能安防、智能康养和智能文娱等软硬件,更好地提升老人的生活品质。

《人民日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