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白鲟标本制作亲历者:想挽救白鲟,但养殖失败了
长江白鲟标本(右)和长江白鱀豚标本(左)“同居”一室记者高勇摄
长江日报-长江网1月4日讯(记者陈洁通讯员孙慧)“到现在人类也没搞清楚,白鲟在长江里是怎么繁殖的。”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何舜平教授对于研究了几十年的白鲟有一些不舍,“本来我还想继续研究白鲟的,但没了相关资料,这个要停下来了。”
1982年版《中国淡水鱼类原色图集》中,长江边发现的已经死亡的白鲟记者高勇翻拍
4日,记者来到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水生生物博物馆,收藏有40万件标本,其中白鲟标本就有6件。最大的一件白鲟标本,有4米长,距今已有41年的历史了。其中一件空中悬挂展示的白鲟标本是根据何舜平等人上世纪80年代末从外地运回的白鲟制作而成。
“那时,经常会看到有人拖着比板车还长的白鲟。”何舜平是四川泸州人,从小在江边长大,“真的不是什么稀奇的物种,本来白鲟是可以持续生活下去的,是人类的活动加剧了它的灭绝。”
何舜平教授参与制作的白鲟标本记者张晗摄
1985年,从四川到湖北读研究生,对于当年亲手参与运鱼、做标本的往事,何舜平历历在目:“我们老师说要做几个标本,电话打到中华鲟所,对方称‘你们来嘛,派2个人拖两条回去就行’。”他和同事一起坐长途车到宜昌再转车到三峡鲟鱼所,“冷库里全部都是鲟鱼,我们选了一条2米不到的白鲟、一条4米多长的中华鲟。
“当时没有汽车,辗转几天才把大鱼运到。”何舜平回忆,等到鱼解冻后,水生所陈宜瑜主任动第一刀把鱼刨开,“没有冷冻室,我们就把鱼搬到防空洞里开始解剖。先把肉剔干净,再用砒霜固定外皮,缝起来再填充。”
何舜平介绍,1991年和团队科研人员在长江口,还采集到了100多条20厘米左右的白鲟幼体,“后来白鲟就逐年慢慢变少了,在南京找到一条、在宜宾找到一条……想挽救它把它养活,但都养殖失败了。”在一本书里,何舜平所在的学科组还贡献过一篇有关白鲟的文章——结合古代物种分析其对陆生生物的形成和影响。他们做了一系列的研究,目前有关研究还在继续,已经完成了匙吻鱼全基因组研究。
长江白鲟已灭绝 “从未遇见,听闻已是永别”。2020年1月3日,长江白鲟灭绝登上了微博热搜,让很多网友扼腕痛惜。这一消息来源出自《世界最大淡水鱼之一可能灭绝:拯救长江濒危鱼类刻不容缓》这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