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社会新闻页面 > 正文

少年锤杀双亲案:最深刻的慈悲是懂得(2)

少年锤杀双亲案:最深刻的慈悲是懂得(2)
2019-01-07 09:06:07 北京青年报

这两个年幼的弑亲凶手,多少都和“留守儿童”沾边。小吴的父母在外打工多年,早年在爷爷奶奶无当的溺爱下生活,妈妈回来后,又开始了粗暴的“严管”,矛盾不断升级。小罗不算严格意义上的留守儿童,可是母亲和姐姐都有智力障碍,父亲忙于生计,很少陪伴,只能惯着孩子,以此“弥补”。

这一切,都没有超出我们对留守儿童的印象,这一切,也完全没有让事情变得可以理解。

对“留守儿童”现象本身,生活在城市里的我们,也从没有真正了解过。我们抽象地知道,他们孤独、缺少陪伴和适当的教育。可是,我们其实完全不能想象,他们是如何长大的。我们只知道,青壮劳动力离开了,但与之息息相关的乡村伦理失落、精神世界的凋敝,我们却难以真正觉察。连接彼此的,只是质朴的同情,或者茫然的恐惧。

很少有人会突破人格极限,酿成弑杀父母的人伦惨案,但孤独的生长环境、贫瘠的精神世界,早已埋下了不祥的种子,结出各种让人费解的恶果。学者张丹丹做过针对留守儿童犯罪的调查,在她走访的男子监狱里,有17%的服刑人员曾经是留守儿童,忍不住让人设想未来十年的犯罪情况,具体情形自然难以确定。

作家袁凌在非虚构作品集《青苔不会消失》里,写过走上犯罪歧途的留守儿童的故事。这篇长文的可贵之处在于,它细致地还原了几位主角的成长轨迹,努力接近他们的内心世界,其中最叫人感慨的,是化名崔凯的小伙子的经历。和其他几个一路迷茫、一路沉沦的孩子不同,崔凯考上了大学,后来又找到了稳定的工作,还攒下了十万元的积蓄。可和同事的一次龃龉,又不经意勾引出他心底的恶兽,他抄起红酒开瓶器,刺瞎了同事的眼睛。

崔凯一度以为,孤独童年留给他的自卑和恐惧已经逐渐消失,但现实是,阴影一直在那里,即便他已经很努力地融入正常的生活,早已不是动辄跟人打架的“坏孩子”。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